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897项。(搜索耗时:0.0084秒)

231. 绿码,绿马——萌态化的立体符号 [93%]

...,正是潘壹数字艺术工作室基于疫情生活下人们对于回归日常平凡生活的渴望、进而萌生用一件艺术设计作品来纪念这个特殊符号的创作想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1-19 15:37:12

232. 碎片时代的视觉修辞 [93%]

...、记忆、事件、人物、情色、战争、动物、植物以及与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器物等一蹴而就,看似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或任意拼接与错置,好像是一种写实的、具有戏剧化情节的连环画,但你却找不出故事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11 11:19:16

233. 关于我的几个敏感话题——杨珺访谈录 [93%]

...说,年青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很自然鲜活,也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带有消费社会的种种特怔,用一种反叛者的姿态,兼有调侃者,游戏者,反讽者的社会心理,挑战传统美学的权威性。年青的艺术家大都急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6 16:42:15

234. 沈忱:疫情使我们再一次对生命有一种痛疾的回首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93%]

...我首先是个家庭主夫,家庭生活的硕碎和未成年孩子们的日常。为了避免健忘失误,我忠实地听从时钟的安排,从家庭和到个人从个人到家庭,断裂的时间轮回循环,自愿地或不自愿地。为了在狭小的空间制作尽可能大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7-28 01:56:48

235. 艺术家与市民共享 当代艺术嘉年华 [93%]

...艺术节主打日常之名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主题展的策划思路建立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基础之上。就在开幕式之后,艺术节的最大悬念主题展《日常之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0 09:38:50

236. 走向日常丨从安仁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和主张 [93%]

第三届安仁双年展“走向日常”主题展策展解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0-07 19:47:39

237. “时间的厚度”黄木个展在艺琅国际隆重开幕 追溯并感悟时间的记忆 [93%]

...uo;所给我们留下的痕迹,如铁框、卡车、座钟、煤油灯等日常性事物,而就是这些日常性事物才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回忆和思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30 12:36:00

238. 刘曙光: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亟待被重视(图) [93%]

...于目前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刘曙光称,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对水下考古、水下文物和水下文化遗产之间的界定不是很明确。很多人认为水下的文化遗产主要是关于一些考古的东西,但在他看来主要的应是水下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7 11:02:55

239. 管郁达:烟弥林杪 自有闲情——读陈蔚的画 [93%]

...无趣的物质神话。而艺术家作为个体真实、具体、凡俗的日常生活经验与体味呢?竟与艺术本身没有了丝毫的联系。当代艺术中,所谓新生代艺术家艺术创作图像的集体拷贝和流水线制造,已经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7-29 09:54:30

240. “天线的线” 项目空间开幕群展 [93%]

...设,因为它承认了现实中被常态化的缺损,使我们放弃对日常的固有知识,并试图通过短暂性与不在场来处理;它即是批评,又是作为添加或修复的姿态。以全然的知觉来度量每一个当下的瞬间,于涣散中冥思,...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4-03-16 1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