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207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112秒)
...,也不去剖析他个人的艺术创作历程的转换所表现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取向,而严重关注王易罡的《美国制造》所表现出的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社会职责和文化义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7-20 18:30:59
我说明的是我上一次看张羽的作品,心理上已经被说服了(所以一口答应写这个文章)但经过这几个月对张羽作品和书籍阅读,我发现在思想上有了困难。除了他的作品不能用我们塬来的规範去理解水墨所能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15 16:37:39
...,我关心的是美丽的表面能否在留住观众的眼睛时同时在心理层面上给他们一击。”(皮力、陈文波:《幻觉与都市诗学》)无边的装置为了传达一种“特殊的感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0-10 19:58:00
...使艺术中出现印象派对光色的美学创造;超现实艺术是对心理潜意识科学的再现;未来派是机器之速度美学的表现;后现代的动态雕塑、灯光装置、录像艺术、科幻电影都是科技媒介发展的标志;而当代新媒体艺中数字、生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1-02 16:32:10
...然的气息,令那些原本普通之物给人以异样的视觉感受和心理触动。如果说之前日常物象的绘画系列中,鲁丹对于大面积塑料保鲜膜平面、放置于透明塑料袋或玻璃瓶中绿色蔬菜的描绘,带给人一种较为强烈的工业感,以及自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09 05:35:00
...起。单以时间来划分是很粗暴的,在这里,更多是心理线索。他思考一个问题,上世纪70年代思考过,80年代有突破,90年代又有新的回应,我们可以在艺术家身上看到这些变化。这里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1-13 09:43:43
...明显地在告诉人们,对话的不畅通。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是作品《对话》产生的原始立意。【1】在肖鲁的成长历程中,遇到过与弗洛伊德笔下的杜拉相似的困惑。在她的一些谈话里面她已经流露过这样的困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3 13:10:34
...业竞争,通过展示自己工作,迎接不留情面的批评,历练心理承受能力和预估能力。英国的学期只有2个半月时间,每个学期最少也要拿出3件/批新作品才能应付讨论课展览(Seminar),一对一辅导(Tutorial)和期末展(TermReview)...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02 10:05:41
...表达文化身份的矛盾、被伤害、忧虑等心理感觉的作品,也是这次展览的重头戏,如念扎的《男孩》系列,就是他极其不安的内心意象,整组作品的画面皆是类似灾难即将降临的场景。那幅身裹破碎的风马旗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04 15:22:28
...:因为我非常欣赏与边缘艺术有关的三个方面:人类学、心理学和艺术。德国德斯瑞:我对文化和心理学(精神病学)非常感兴趣,在这次活动中我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这次活动的多学科、跨文化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16 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