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207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93秒)

2561. 东京富士美术馆馆长:日本何以拥有这些西方艺术收藏 [59%]

...确是这样。此外,在以前,日本对西方绘画崇拜的心理是非常强烈的。但在这10年至15年间,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感觉日本民众开始重视日本本土的美术了。除了重视以外,还对本土艺术抱有崇拜、尊敬的心理。在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3-01 08:56:37

2562. 罗玛:我要光 [59%]

...家庭的关爱?孙大量:其实关爱的。可能就是一种心理吧。后来就跟别人一样,上学,考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南京。罗玛:我以前也听你聊过,都市化的生活对你来说及其的不适应,困惑你的原因究竟是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14 13:34:49

2563. 寻找秩序,获取自由——钟飙访谈 [59%]

...,没有人会说我是浙美新生代。这里面其实有不同的地缘心理学值得探讨,这个话题留给以后吧。何:这确实是很多人没想过的话题,希望以后有探讨的机会。实际上,包括93年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以及其后的“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04 00:57:00

2564. “列王纪”:伊朗裔艺术家西丽•娜沙特个展 [59%]

...会让凝视的眼神更加突出,眼睛传达的恐惧等心理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能够对观者产生更强的心理互动。娜沙特以历史与现代的交错展现着人们脆弱却顽强地抵抗强权的勇气,以丰富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4 18:33:36

2565. 往事如歌:从《蓝梦》到《溃夜》——浅析刘芯涛的创作历程 [59%]

...,他们重视对周遭现实生活的表现,偏重于内心独白式的心理叙事和对一种潜在伤痕情绪的表达。作为一种艺术思潮,这种对近距离生活的关切与表现并没有因四川艺术家的创作而引起美术界的普遍关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27 17:04:10

2566. 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谈收藏与拍卖 [59%]

...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第二要有专业知识,不能有侥幸心理;第三要有自己独立的品位,不能什么都收。  那么现在捡漏还有可能吗?  童衍方:捡漏这个捡字实际上是要有底气和准备的,所谓&l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04 11:13:06

2567. 《国家美术》“金星奖”——焦点人物 [59%]

...主要以一种概念化的图像来表现中国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心理,但是现在,他的画风有比较大的转变。方力均近几年一直坚持有关水与人的题材。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大量概念化的图像,比如光头的人,机智的眼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4 19:04:03

2568. 解读日本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 [59%]

...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图呈现的是一种自传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内容。她所用的创作手法则有绘画、软雕塑、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她利用波点产生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已经成为她艺术的一个标志性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4-16 09:51:52

2569.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国宝帮”,但监管与科学鉴证体系可以 [59%]

...对称的情况下,专业买家亦难免上当。二是在功利心理和投机心理裹挟下,梦想在地摊或其他非专业交易场所低价捡漏淘到国宝人群越来越多。有的收藏者甚至有意把自己购买的仿古产品冒充成古董进行展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05 03:26:55

2570. 读张友宪“重温老舍先生论中国画” [59%]

...到一句话切肤之痛,描述人受到某种刺激后的心理反应。注意,中国人是用生理反应来作描述的,就好比现在有句话痛并快乐着,由生理转化为心理一样。欣赏艺术,受其感染,由心理到生理产生某种反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11 14: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