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8项。(搜索耗时:0.0068秒)

251. 徐震访谈录 [75%]

...秀的作品,大家也觉得这件作品很好,你会不会有意识意识地这样去做,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徐:从主观角度来说,没有刻意去这么做。从客观角度,可能到五十岁,全都一样了。坦率地说都是想找到共同的地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9 19:22:00

252. 徐冰:在语言阐述上尽可能少也是环保 [75%]

...子面对一个要画的对象时,是从不知道怎么画开始的,但意识要为自己找到一个下笔的依据。一旦找到了,就表现出孩子的执着。孩子们最大的收益,不是学习了艺术,也不是了解知识,而是通过一棵纸上的树变成真树的过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26 10:11:52

253. 魏星:与郭伟对谈 [75%]

...映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深层的不安全感?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意识的抗拒?郭:我喜欢两个人的构图,有人说两人一台戏,我的那台戏是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无论他是谁,这个世界只给了他有限的时间在某个角落表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2 16:31:35

254. 跨界展|《五绘——郭峰、冯斌、徐浩峰、颜鸿、冯令刚作品展》于12月15日开幕 [75%]

...一种任务而是日常行为之一,也可以说是顺应自己内心的意识反应。五位参与者各有各的职业,也在各自职业域中取得了不俗成绩,因为对绘画艺术的不懈,使他们彼此有了隔圈交流。五位的创作呈现的是他们对个体精神空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15 12:06:28

255. 童话的冷锋:从彼得-潘到哈利波特 [75%]

...看董桥先生提安德鲁·朗(AndrewLang)的色系童书,意识就跟拜亚特挂钩,果不其然,她在2004年为《卫报》写文章《幸福至永远》(Happyeverafter),探寻童话的源流与意义,一开首就点了朗的名。2009年,七旬老太又拿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4-20 14:59:02

256. 沪上本周(7.8-7.14)相关艺术活动推荐 [75%]

...客体逐渐分离过程中自我建构的方式,一种面对现实世界意识精神的自我放逐与自我修复方式。李超、胡子和翟倞,作为同一个时代的同一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是个性化的,他们作品在内在诉求上又有类似之处。他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0 10:51:47

257.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一种价值共同体的宋庄艺术精神溯源 [75%]

...社会有担当;但是,另一方面,那种似乎已经演变成为了意识习惯的质疑精神,又随时会表现为玩世不恭的社交方式和解构权威的思维惯性。而上述的几个特征:真诚、责任感、玩世、解构,大致可以成为概括宋庄艺术主体的...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9-29 10:55:24

258. 曾健勇:笔居心后 回乡和重新上路 [75%]

...不已。他认为,像心适意的事物最能反映创作者的内心,意识的创作反而更能调动创作者的所有经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0-09 07:40:01

259. 现实与梦幻交错的四十个冬夏 [75%]

...,迎面过来几个戴着红袖章的持枪青年问我住在哪里,我意识地抬头望了一下楼上漆墨的窗户说,走错了。于是,我带着几分惶恐又跑回到祖父家。这一夜我没能入睡,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或许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18 16:36:32

260. 城市雕塑遭遇尴尬:年轻人十有八九看不懂 [75%]

...没见过这个雕像的介绍。经他这么一说,大家开始意识地围着雕像寻找,你说没个介绍,让人怎么了解这雕像要说什么呀。挺好的雕像,就差这么一点。大家正在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的时候,旁边一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06 1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