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9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2项。(搜索耗时:0.0131秒)

251. 栗宪庭:异化的中国抽象绘画 [87%]

...私人的、阶级的、内倾的艺术,与那些开放性、公共性的文艺存在根本区别。由于文人缺乏美术原理的专门训练,必然地追求书写的神似、意象,其中运笔技巧、笔墨效果、文人习气均为一种特定阶级的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09 09:34:18

252. 沈语冰:塞尚与中国画 [87%]

...这一结论,无疑暗示了中国画之经营位置,比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洋画之透视空间可以赢得观众更大的关注。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06 02:04:06

253. 万伟民 [87%]

⑾中国画作品《兰舞碟翩》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⑿中国画作品《溢彩流金》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⒀中国画作品《秋水芙蓉》发...

类型:艺术家发布时间:2020-10-14 10:58:50

254. 孙振华:徘徊在批评的边界 [87%]

可是写什么呢?来美院之前,我的专业背景是文艺理论和美学,硕士课程期间,请湖北美院阮璞教授讲了一年的中国美术史,另外,除了听过一些美术讲座之外,我关于美术、雕塑史的知识,全是自己胡乱翻书得来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13 12:03:04

255. 生灵舞台——钟孺乾作品展 [87%]

...出版的《水墨变象》之中,在这两本书里,我力求以中国文艺理论的母语来重新阐释新的绘画艺术实践,以期弥补当代艺术基础理论的缺失。有相当长的时间,我潜心于表现杂技魔术和通俗娱乐题材,并赋予这些题材以主...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03-12 17:21:42

256. 春色无边——与周春芽的对话(节选) [87%]

...年,最早的一张是1971年的。1971年,我参加成都五七文艺学习班的画,我都找到了。1972年、1973年的画,也找到了一些。1970年代主要去农村写生,1980年开始去藏区,整个1980年代都在藏区寻找素材。这两个年代的画保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5 18:13:58

257. 脑洞与幽灵——小议艺术与科技浪潮 [87%]

...典时代所呈现出的真实是超越于现实的真实,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到19世纪浪漫主义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绘画呈现出“客观的真实+想象的真实”的基本面貌,科技在此过程中奠定了绘画的科学理性客观的基础,即通俗所讲的写实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1-22 10:11:21

258. “4+1——陈迹、李若晴、陈建宏、陈伟明、庄程恒中国画作品展”在四季艺术汇圆满开幕 [87%]

...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委员。学术主持蔡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3-23 17:43:20

259. 东西方艺术需要相互理解和融通,而不是断定孰优孰劣! [87%]

...等。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盛期文艺复兴(HighRenaissance)、样式主义(Mannerism)和巴洛克(Baroque)。一在西方美术史上,通常将15世纪90年代后期视为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开端,其标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7-27 01:14:59

260. 栗宪庭:五四美术革命批判 [87%]

...的低级趣味》对功利艺术观进行过美学上的批评:文艺对于人生必有彻底的了解与同情,把这了解与同情渗透到读者的心里,使他们避免狭隘与自私所必有的恶果,同时它让心灵得到自由的活动,情感得到健康的宣泄和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5-04 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