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57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37项。(搜索耗时:0.0065秒)

2651. 艺考热度下的冷思考: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58%]

...1998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赵先生现在已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女儿三年级,受父亲的熏陶下,绘画功力已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是,赵先生一口否决了女儿今后往专业方向发展的道路。平时教孩子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9 09:13:04

2652. 郑板桥曾将作伪书画送人 后作诗讽刺索画人 [58%]

...曾干过讲座中,杨丹霞说,传统字画作伪古已有之,纵观古今,书画作伪共有四个高峰期,由于书画爱好者的需求、工商业的发达等原因,刺激造假兴盛。第一个作伪高峰时期是南北朝时期,造假地主要集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6 09:03:08

2653. 艺术经济论坛举行:提高中国艺术品的世界话语权 [58%]

...上算是非常异类地存在着,不像现在这么广为人知,而且已有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和艺术家合作,东京艺术博览会总监辛美沙表示,在美国或者欧盟,许多企业都会设置公共艺术区,如法国品牌LV,借用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设计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19 14:16:43

2654. 朝野分歧大 德国最严苛进出口文物法案诞生曲折 [58%]

...将限制范围扩大到了欧盟境内。此前,欧盟28个国家中,已有26个国家对此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除德国外,只有荷兰还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而荷兰目前也正在为相关立法做准备。因而,在这一方面,德国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04 16:54:51

2655. "清六家"书画热翻天拍卖成交屡创百万 [58%]

...人作品最高价位。恽寿平的作品在近两年也是连创佳绩,已有赶超四家势头。在2004年,他的《花卉册页》8开以693万元成交;2006年,他的《载鹤图》手卷拍卖成交价达到了1111万元。  截至到2006年6月,“清六家”作品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25:00

2656. 马伯庸谈古董造假:古钱骗局案 [58%]

古钱(图片资料)古董造假,古已有之,真品赝品之争,持续不断。到了清末民国,各种光怪陆离的手段骗局,层出不穷。民国时候,曾经有过一桩关于古钱的案子,被一代奇人赵汝珍收入《古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30 10:25:06

2657. 许江:渴望生长 [58%]

说葵者葵与我相伴,已有一段岁月。一日一葵,日久渐成葵园。那群生的葵,远望只若岁月的浑茫,仔细端详,自有一种特殊的感性流注其间。即便四季轮替,但那感性并未寂然远去。就像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5 10:14:44

2658. 艺术品拍卖行的误区 [58%]

...要分析艺术品本身。在中国,艺术品仿制临摹以及作伪古已有之,大大地早于爷爷的概念,复制的出发点有的是为了学习美术,有的是出于嬉玩,有的则当时就以赢利为目的,大量地仿制,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就信以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2-12 09:18:21

2659. 艺术品:“名头”、“艺术”哪个重要? [58%]

...听谁的职称高、头衔大,来决定买谁的画,这样的现象古已有之,我个人认为,这种片面的评价标准是经不起时代考验的。但是完全脱离艺术只看头衔还没有特别严重。大家追名头是有道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12 10:24:13

2660. 杨晓阳:反对艺术创作中的极端的个人主义 [58%]

...型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中国画研究院,距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期间诞生了很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和美术作品。李可染、蔡若虹、叶浅予、黄胄等艺术大师均曾在该院工作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26 14: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