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182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15项。(搜索耗时:0.0124秒)

2661. “无远符届——书写当代符号渗透力”研讨会(2) [81%]

...身体」指涉状态,让人感受绘画当中肌理层次浓密沉着的视觉效果,而于绘画边缘赋予痕迹反映了透亮的内在视觉,薄层难以捉摸的色相所带来的细腻感则是探测地中海深层之光。刘永仁的「呼吸概念」形成类三角锥或非定形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0-14 13:26:53

2662. 洪浩:边境 [81%]

...年的创作探索中构建出一套稳定而自洽的价值认定系统及视觉系统。  此次新作的视觉来源仍可追溯至艺术家自2001年创作我的东西时所建立的当代社会视觉素材库:艺术家曾连续12年每日记录自己身边的日常...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5-14 15:04:30

2663. 付小桐:蔓延 [81%]

...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相媲美的层峦叠嶂和惊涛骇浪的视觉效果。当她的创作手法逐渐成熟后,付小桐摸索出了一种针的语言,用五种不同的针法在纸上创作。在尝试这种创作形式的初期,她仅仅从纸的上方扎针,...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5-24 10:32:05

2664. 行为的沉积——马六明个展 [81%]

...又能够在生命的不同时段,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不断调整视觉方略。  马六明在绘画上原创一种漏画法,作品《No.6》中他继续沿着生命的痕迹、身体的的印迹与追问,一方面彰显出生命的永恒与不朽,一方面...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8-15 12:47:30

2665. 杨振中:静物与风景 [81%]

...》,由鲁明军担任策展人。展览聚焦于政治图像的传播与视觉感知的渠道,建构了一个基于监控结构的政治剧场。  展览以静物与风景为题,起因于静物与风景本身的日常感和弱普遍性,以及静物与...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8-22 15:01:41

2666. 虚间实影 [81%]

...是唯一,艺术家开始把弧形引进画面以此挑战观者的日常视觉感官。以往的视觉经验告诉我们:圆形具有膨胀感。但对游刃于光影空间的艺术家来说圆形在空间的结构可以是任意的,视觉感官也可以重新创作。《两个圆形空间》...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8-29 17:44:27

2667. 隐蔽的物 [81%]

...性通过某种形式,来重新感受它。在现代艺术语境下通过视觉、哲学等方面对物的存在进行思考,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西方哲学中的世界是互通的。  艺术家马树青认为艺术品首先是物,...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9-21 14:31:32

2668. 隐喻:当代水墨七人展 [81%]

...  作为一种文学修辞,隐喻有着漫长的历史,而在作为视觉图像的艺术中,隐喻同样是艺术家惯常采用的创作方式、艺术史家们研究艺术作品的重要通道。对隐喻的研究让我们能够理解古典绘画中诸如面包、羊...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10-17 14:14:12

2669. 见山——李诗文作品展 [81%]

...国韵味的绘画性取代图像化的影像视觉,其实意味着一种深刻的内在变化:放弃了对那种隐含了紧张复杂的心理冲突的视觉瞬间的刻意营造,转而一种意味深长的诗性视觉从最初强化观...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10-25 16:10:10

2670. 当线成为边界:裴咏梅艺术展 [81%]

...国当代中青年女艺术家的重要代表,裴咏梅多年来专注于视觉艺术的创作和探索,特别是在架上绘画中大量运用流动的视角与线条:没有固定边框,没有静态意识,动态且极富互动性。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自然地融入了艺术家对...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10-30 14: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