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63秒)

261. 范曾状告郭庆祥案给我们的思考 [74%]

...意到,长期以来艺术批评只说好话不说坏话的现象让美术评论十分不给力,但同时,艺术批评究竟底限在哪里,怎么样的艺术批评才既说了真话又不至于损害被论者的名誉和人格,希望通过这场官司得到一定的答案,因此范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16 16:38:41

262. 姚谦:收藏得跟自己的阅读有关,艺术就是最好的穿越 [73%]

...是可以调节自己的。澎湃新闻:很多艺术创作者或论者对于艺术的品读是倾向于悲观的,您认为艺术的底色应当是喜悦还是悲凉?抑或说不能这么二元对立地看?姚谦:艺术的底色应该是两者都有。前段时间,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1-19 12:54:42

263. 国内双年展:热闹背后有寂寞 [73%]

...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了资金,论者范美俊认为,国内双年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原先体制外艺术家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双年展在各地遍地开花,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某些双年展逐渐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28 09:02:59

264. 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当代艺术投资信号 [73%]

...趋势势必会影响到国内藏家的收藏仓库。当然也有论者认为,这又是西方的一起老套营销方式,六年前被西方人忽悠了,现在西方人仍然在忽悠,他们开始向市场推销基弗、里希特,但不会让你容易买到Hernan·...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07 16:35:16

265. 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编年纪事 (1978—2002) [73%]

...邵养德文章《创作欣赏评论读(父亲)并与有关论者商榷》,认为罗中立的《父亲》表现了作者的病态心理,是以画农民的‘丑’,来证明自己的天才,就此引起争论。11月,《美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08 13:55:41

266. 张仃:守住国画底线 罕见张仃生前作品欣赏 [73%]

...到关乎人的心灵的高度。  一些艺术论者认为,回顾一下张仃的一生,无论是漫画、壁画或者工艺美术设计,在张仃的艺术生涯中,都只是阶段性地从事过。惟有山水画,才真正贯穿他的一生,或有间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2-25 10:09:19

267. 王广义:愿我的艺术有汉语思维式的景象 [73%]

...王广义:艺术家和艺术批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艺术论者经常会对作品有一些误读性阐释,但这也丰富了作品的意义。观众:你如何看中国和西方环境?王广义:在我的左边,是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20 09:11:52

268. 油画家曹勇《曹勇艺术世界》将落户北京798 [73%]

...时代精神,并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进了他的西藏组画。评论家们普遍认为这组探索宇宙、人性和宗教的作品厚重,蕴藉、深刻、既写实又极具想象力,代表了中国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高度。《欧洲和美国系列》所展示的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10 09:07:28

269. 苏钶:扑克达尔文或理论车间往前就是钱 [73%]

...。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艺术的生态化,就像艺术论者说到的那样:艺术与生活、社会、文化等紧密联系,组成复杂的生态链条,只有不断的改变和创新文化生态观、艺术生态观和社会生态观,以及其中的种种关系,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13 09:14:46

270. 阿娇的眼泪成当代艺术作品 [73%]

...待事件的态度也同样存在当事人、知情人、看客(网民)和论者种种关系的穿插、叠加。道德的尺度可以将人们对事件的反应简单地分为两类或三类,但如果将道德无论它源自个人的信条还是社会的行为准则抽取并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5-23 16: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