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28项。(搜索耗时:0.0075秒)

2691. 卢杰:巴塞尔不玩过山车效应 [67%]

...备的一个完善的系统,目前有,但是还不够,就是说这个专业人士可以去做研究,看看英国馆是怎么一个系统,德国馆是怎么一个系统,就知道我们的资源配备,用心。双年展给的时间我们都知道仓促,评选制度也涉及到中国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22 17:46:03

2692. 设计融汇生活——2012年北京保利秋拍设计品专场 [67%]

...地将设计与生活,审美和需求结合,比较春拍更为集中和专业。此外,秋拍还特别开辟了中国著名建筑师草图及模型专场,推广中国建筑师,推动原创设计精神,提升设计行业的社会地位,促进建筑教育本身的成长发展。可以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06 09:30:30

2693. 柯律格谈中国画“气韵”与全球传播:艺术史上的三个跨国瞬间 [67%]

...时期,其后逐渐被西方学者高度关注。1920年代末,快速业化的中国艺术家们加快了他们跨国的步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话语的影响下,将译作英文的六法再次诠释。当我们尝试追踪这些流动的思想时,我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12 00:58:59

2694. 西沐:税收问题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迟早要面对的 [67%]

...。目前在国内,据我了解还没有艺术品税这个专业税种,所以,在征税过程中,征收机关主要是将参与艺术品市场的不同主体,按照生产、流转、保藏等环节的不同而分类,归入不同的市场主体与纳税种类来实现对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25 13:29:36

2695. 99艺术| “三好学生”JING ART的2019北京之战 [67%]

...地气儿,服务大众,相反JINGART一直将重点放在国际化和业化上,正像包一峰所说,他主攻亚洲,应青蓝和周大为负责联络欧美。提升服务质量和注重细节成为JINGART和ART021的品牌效应在北京扎根的不变策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6-05 03:27:42

2696. 邱志杰:建立国家艺术基金吸纳民间资本、避免重复建设 [67%]

...座美术馆,这是何等繁荣的艺术景象呀!接着就开始出现专业策展和艺术行政人才的紧缺,开始出现好的展览项目的紧缺,开始出现任人唯亲。每一个这种类型的美术馆,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会有几个可圈可点的好项目,半年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0 13:14:54

2697. 从资本到艺术,传承属于古根海姆的犹太人精神 [67%]

...建立大规模的藏品共享机制,并为各馆的经营与策展提供业化的服务。各博物馆在经营决策上享有独立自主,但对冠名和相关服务,要向基金会交付相应的费用。尽管针对这种模式,艺文界褒贬不一,但这无疑是一种以基金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02 10:53:24

2698. 蜕变——2016第四届中意当代艺术双年展 [67%]

...及无限制讨论和开放的口子,让城市亲近的经验普遍化、业化。8、通过大量的公众观展,不同人群高密度会面的状态,成为自然种属下的体制,我们称之为文明的进程。9、所以中意双年展是不折不扣的社会中介...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8-09 16:23:43

2699. 我们在哪里?——当代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67%]

...将最终消解古典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权利将从专业人士手中解放出来,成为普通公众的一般权利。随后不久,大众文化蔚然成风,后现代主义艺术大行其道。2005年,约翰-里奇(英国当代批评家)更是宣称在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08 15:30:59

2700. 买了5000件亚洲艺术品的赛努奇 还是经济学家和民主斗士 [67%]

...积了财富,还参与过1848年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他不是专业的艺术从业者,却对收藏有独到见解。原赛努奇博物馆主任研究员米舍莫格(MichelMaucuer)曾在《亚洲艺术》上发表原题为《一座希腊式的中国官邸》的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17 13: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