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6项。(搜索耗时:0.0088秒)

2691. 三问周春芽:艺术市场与慈善 [77%]

...艺术的观点、你的个性,你就会被这个市场或者被不同的政治的观点所引导,你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这正是考验一个艺术家的时候。在名誉、金钱的环境下你还能保持艺术的虔诚吗?而在一个正常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14 10:32:25

2692. 尼尔森:当代艺术概念之挪用 [77%]

...目的和往常一样,是为了制造对领土的人为的、瞬息的和政治上的拥有,而表面上看起来却是自然和永恒的。  然而,对土地的象征性挪用(至少在它的英国版本中)既不是以现代民族国家为起点,也不是以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07 14:12:28

2693. 大千、抱石巨作近日亮相引起轰动 [77%]

...时期,郭沫若与崔万程可说是傅抱石的两位知己,一个是政治文学家,一个是银行实业家。郭沫若与其的交往和帮助自不待言,后者则支助他的创作和生计需要,而傅抱石唯以他的精心之作给以回报,如赠郭沫若《丽人行卷》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7 19:02:00

2694. 专业藏家青睐明清刻本 [77%]

...方面,通过收藏,可以引起对相关古籍出版史、避讳史、政治史或印刷材质等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古籍本身也可以阅读,有些涉及术数、堪舆、地理、诉讼、科举知识的非常有趣,还可以进行研究。刘晓说:&ldqu...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25 10:22:12

2695. 毕武英、吴国才:金融海啸不是秋拍成交下滑的借口 [77%]

...判断中国艺术家作品的美丑。他还建议买家不要盲目追捧政治波普的作品。因为这种作品除了抄袭、取悦,不具中国应有的价值观以及强有力的内需市场。几天后,黄河清的预言便成了当代艺术的噩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0 15:54:50

2696. 建党初期红色经典书籍受追捧(图) [77%]

...法的中国社会来说,属于十分罕见的举动。而此后,由于政治风声渐紧,多数书籍反而改成了民国计年法,比如《哲学问题》就写明了民国九年十一月初版。  另两本名称不详的书籍近10年从来没有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03 12:03:15

2697. 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竞选程序受艺术界诟病 [77%]

...ldquo;西方人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救世主,他们当然也会有政治诉求。时至今日,在各种艺术场合仍然可以发现,中国人多么渴望建立与老外的某种联系啊。杨小彦说。  逐渐利益集团、圈子化&nbsp...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04 10:13:43

2698. 上海艺术品典当的行家里手 [77%]

...手,手续简便。  如今,我们不再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置评当铺,这是一种进步。如果,不以有色镜头视之,当铺本具的经济学内涵,必然焕发出勃勃生机。较之过去,现在当铺高高在上的柜台已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20 14:55:11

2699. 泡沫?崩盘?炒作?齐白石四亿天价现象解读 [77%]

...应。这张画因为齐白石本身的重要性、再加上尺幅最大、政治题材以及寓意吉祥等因素,在拍前就极受媒体关注。拍后众人又探究到底是谁卖的?谁买的?怎么会那么贵?为什么买家愿意出这么多钱?引发了各种讨论。而且,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30 18:01:01

2700. 蔡国强:说说我和《农民达芬奇》 [77%]

...,农民可以通过科举甚至成为国家的领导人,也可以因为政治上的失意,回到乡村过自己的生活。毛泽东曾提出,中国的问题千条万条最重要的是土地问题,当农民都认为地主的田地可以分到自己的手上,这场革命的动力是不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4-10 1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