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6项。(搜索耗时:0.0120秒)

2731. 对现实的隐喻——谈杨千的新装置 [54%]

...创作潜力。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是符号的拼贴,总之这一切都冠以艺术的名义,在中国印象的背景下进行漫无目的的阐释。艺术品的价值被虚拟的市场所放大,被缺失价值标准的媒体所肯定,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06 08:56:06

2732. 如何欣赏装置艺术品——以路易斯·布儒瓦为例 [54%]

...家宅空间是由巴什拉提出的一个比喻,代表我们的一切,人类的复杂性在这里集合,也是一个构成我们的想像力和梦想的肥沃领域。布儒瓦的细胞系列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一边是小的家庭单位,一边也是小的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5-08 09:32:10

2733. 赌命 [54%]

...朋友们的鼓动下,我决定把这些都平实地记下来,既为这一切付出心力的人,也为让周边不断咨询的友人了解情况。这个故事,虽无意藏之名山,却亦足告慰本心。那天晚上记得是和拍卖界的朋友聊天正入巷,应该是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2-20 09:20:13

2734. 传统作为活的文化资源——关于蔡志松的雕塑 [54%]

...发展中的国家,都不得不面对文化价值的冲突——既要对一切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西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思想与制度开放与借鉴,也要注意保存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价值理想。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根本性的问题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2 22:49:00

2735. 薛松:以致敬之名再出发——龙美术馆“涅槃”个展 [54%]

...颇有深意的。虽依旧是拿手的表达、拿手的语言,看起来一切都富足自得,一切都依然是那位大家熟悉的薛松,但在隐隐中似乎有一种新的情绪和躁动在暗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5-27 02:14:36

2736. 亦声亦景·川上行声音艺术展|于树之间,通过声音,完成一次时间的旅行 [54%]

...观众,使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切却是由艺术家有意编排的。进入1970年代,凯奇开始将乔伊斯、梭罗等文学作品转化为音乐,用音乐符号记录下声音的变化,探索可听与不可听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11-21 11:13:40

2737. 写在新年之初:关于美术馆今后的发展 [54%]

...的人。你们是植树人、育树人,美术馆现在所做的一切,可能不会有立时的回报,但我相信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乃至更下一代必有回响。定然有更多的人,会因你们而将艺术变为终身的爱好或事业,通过学习形而上的知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2-02 10:32:44

2738. 被误解的林风眠:画仍未了,魂归海上 [54%]

...思了。所以我就再版,在中华书局出了这么一本书。我们一切的工作努力,就是让更多的人,去理解林风眠,了解林风眠,看得到林风眠。万君超(书画鉴赏家):《画未了林风眠传》,现在应该是第三本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5-18 11:38:11

2739. 专访:李津——“下山还俗”与“游乐人间” [54%]

穿越时空的阻隔,回到故事的起点,一切皆有因可循。以下内容根据李津采访整理而成1西藏——那片陌生的土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20 09:35:17

2740. 普利兹克奖“花落”91岁的印度建筑师多西 [54%]

...。因此他们都在持续不断的观察、探索和学习关于印度的一切。因此他谈到的关于柯布西耶的精华都体现在了艾哈迈达巴德的城市规划中。澎湃新闻:当我们提到现代主义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认为那是一种无视本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3-08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