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47项。(搜索耗时:0.0171秒)

2801. 李国华: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的发生与发展 [61%]

...念更新,尤其是艺术家们,他们掀起了一轮对西方学家、艺术家作品的阅读风潮,并形成了之后被称为85美术新潮的现象。在思想转变的同时,彼时年轻的艺术家们也开始纷纷组织团体或展览:1983年9月在上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2-25 10:39:41

2802. @武汉·2018 “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1975-2018” [61%]

...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视觉的,也是文学的,更是哲学的。这正是张晓刚绘画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能够不断体现出新精神内涵的原因所在。  我相信,按照艺术史的逻辑,通过梳理标志性艺术家重要作品创作背...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12-07 11:22:43

2803. 从古今作品看中国画之美与艺术精神 [61%]

...的和谐之美。郑板桥的《墨竹荆棘图》就更明显了,他借学家张载的《西铭》,阐述了一个道理。并不是说,竹子是君子荆棘是小人,没有小人君子就显不出来。而是在讲自然生态,荆棘和竹子并存是很正常的。莫漫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0 13:31:44

2804. 徐健国:一个人的艺术史 [61%]

...是重现。徐健国开始从中西文化的源头,从精神和哲学的层面,论证实践中西文化的不同。身处两种文化的交叉口,他做了很多分分合合的研究,有时纯中国,有时纯西方,有时分不清是中是西。有关艺术的理论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8 11:19:40

2805. 殷双喜:皇天厚土——毛同强《地契》的N种解读 [61%]

...觉的震撼,是一个奇观,因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像法国学家居伊-德波所说的奇观社会,各种视觉奇观层出不穷。对于毛同强的作品,我们感到很多就可以了,而不必去确切知道有多少。现在有些表现社会性主题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05 18:24:46

2806. 从神本走向人本——“2012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 [61%]

...致的,我们内地和西藏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有个古希腊学家说过神就是永生不死的人,人就是终有一死的神。就是说神与人是互相转换的。神,有的也翻译成天,如飞天、飞神,以前神是指一切发光体,古代印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30 14:44:48

2807. “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9月6日举行 引起关注 [61%]

...系列讲演到工作坊,地点和方式灵活不拘,既有策展人与学家、人类学家的理论争辩,也有对艺术计划的集体性厚描与精读,以及艺术家向策展人、展览体制的自由发问。流动论坛是贯穿本届三年展始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16 18:16:54

2808. 采访谷文达 [61%]

...他们的作品很多都带有强烈的娱乐成分,而不是很深刻的哲学思考。问:你从小在一个非物质的社会主义国家长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06 19:19:34

2809. 纪实摄影:脱离历史必将沦为空谈 [61%]

...激动地把他列为纪实摄影的顶级大师。拥有非凡影响力的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1931年出版的一本书《摄影小史》里对桑德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画意摄影的衰微,普通的摄影实践开始向纪实的理念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21 09:44:40

2810. teamLab:打破次元壁的终极技术专家 [61%]

...不如说它们是旨在引领我们认识自然、思考与自然相处之哲学的智慧之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16 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