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7443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28项。(搜索耗时:0.0090秒)

2821. 园林之中的曾梵志:年轻就是资本 [65%]

...识的我来说,曾梵志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确实,就在几年前他还和其他一些艺术家一起出现在一个题为浮游的青年艺术家群展中。曾梵志这名字起得很好,喜欢唐朝的人都知道有个作诗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21 08:43:25

2822. 吴大羽身为现代画派的旗帜,为何不被人识? [65%]

...来涂涂抹抹随意而成,画布上亦未有签名。据说多年前,台湾大未来画廊从民间收藏了四五十件吴大羽的油画,因为没有签名、没有创作的具体时间,画作价值和真实性让人存疑,画廊负责人于是找到吴冠中。吴冠中一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02 11:07:20

2823. 提醒沉迷其中的“国宝帮” 盲目收藏处处都会踩着雷 [65%]

...件。尽管老赵言之凿凿自信满满,但那么多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放在眼前,记者也不由心生疑窦。身旁的商报鉴宝师一时插不上话,便悄悄告诉记者遇到国宝帮了,在老赵介绍间隙他赶紧提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18 11:38:14

2824. 拍场新宠:老坑端砚价格3年翻10倍 [65%]

...。记者也曾听说过一个流传于坊间的故事:15年前有位宁波藏家遇一方歙砚,落款为僧孚,开价千元,藏家认为其没有名头,便没有买。多日后偶然与一位朋友说起,才知这僧孚竟然是沙耆的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3 09:23:47

2825. 拍场新宠:老坑端砚价格3年翻10倍 [65%]

...。记者也曾听说过一个流传于坊间的故事:15年前有位宁波藏家遇一方歙砚,落款为僧孚,开价千元,藏家认为其没有名头,便没有买。多日后偶然与一位朋友说起,才知这僧孚竟然是沙耆的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3 09:23:47

2826. 罗中立当院长就像创作一幅画 [65%]

...足。罗中立  12年前,罗中立成为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那是川美最困难的时期,川渝分家,一大批艺术家出走,前往成都发展,许多教师要求罗中立出任院长,罗中立最终成为了非党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28 11:18:55

2827. 收藏入门 收藏书画作品是智力投资 [65%]

...本身无论是笔锋还是设色都与真迹相去甚远。原来徐老四年前曾经鉴定过张大千《仿石溪山水图》的真迹,并有题跋。现在这幅赝品上的题跋,正是从那幅真画上移花接木拼凑上去的。但谢稚柳却认定此画就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23 10:42:40

2828. 马首铜像回归内幕:6910万究竟值不值(图) [65%]

...这次风波折射了人们对圆明园流失宝物的高度关注,与7年前相比“已经进步多了”。“我是有点儿意外,不过我理解那些人内心的想法。”  早在2000年春,苏富比和佳士德拍卖猴、牛、虎首三尊铜像时,曾掀起了轩然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9-27 17:42:31

2829. MoMA声音艺术展:从声波地狱到声音美景 [65%]

...声波地狱到声音美景一些MoMA的常客也许对3年前夏天博物馆中庭的那件装置作品记忆犹新。当时那件小野洋子的声音装置名为《女高音的片段呐喊:1.逆风,2.面墙,3.向着天空》,包括一个站立的麦克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9 10:09:31

2830. 再不调整中小学艺术教育 低俗山寨文化必然继续泛滥 [65%]

...记者。作为杨之光美术中心的创办人,十几年前,杨之光先生也是因为跟随女儿在国外生活,眼见耳闻在发达国家,创意的火花、美的元素无处不在。相形之下,中国人提供给世界的,绝少有展现创意、智慧和美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23 1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