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3项。(搜索耗时:0.0167秒)

3051. 川美院长庞茂琨给毕业生的寄语:坚持艺术家的独立人格 [81%]

...。在审美上会引导到稍微深沉、厚重一点的思考,所以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就会多一些。因此,不难理解,川美的毕业作品关注的层面为什么涉及很广,他们关注独居的老人、孩童的幻想、镜像与默剧,回忆、孤独、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30 10:21:32

3052. 王春辰:他者就是我们——大规模的德中当代艺术展开幕 [81%]

...广度上让摄影的视觉力量说话,发现现实中的影像意义和社会含义,后者在我们的语境里是亟待探讨的,纠偏的现实要求是必要的。  德国的当代绘画可以看出没有影像艺术活跃,但也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9-25 10:52:37

3053. 特纳奖25年——英国当代艺术从寂廖走向时髦 [80%]

...家们冲破常规思维的多素材多形式创作与积极主动的面向社会的自我宣传销售活动,与80年代后期被政府所提倡的自由企业家精神一脉相承。他们的活动迅速地得到了媒体以及精明的艺术商人的关注。葛德史密斯学院的毕业生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6 09:56:24

3054. 鲍栋:策展就是生产一个新的观看方式 [80%]

...到政治,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密切,你之前有说过艺术介入社会,并不是把艺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鲍栋:社会在艺术里面。易鸿:我们往往认为政治代表体制,中国把政治阶级化而形成狭獈的领域。鲍栋: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03 10:09:04

3055. “非遗何以代言?——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引争议 [80%]

...一判定本身便已是在否定非遗,并由此暴露出非遗在当下社会所面临的困境。邱志杰、陈岸瑛等人都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通过肯定民间艺术和非遗的价值来确定其进入双年展的合法性。民间是中国艺术的源泉和母体,工匠精神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8-02 10:22:26

3056. “张晓刚:蜉蝣”2023年3月4日于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 [80%]

...当代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个案之一,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社会-文化转型的亲历与见证者,他以沉潜敏锐的观察力和哲思的节制,为时代之经过与未来造影,其意象取自个体与集体、私人与公共、想象与回忆的交汇处,并渐次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2-24 11:16:59

3057. 山高水远,自在边城——写给贵阳“城市零件”的兄弟姐妹们 [80%]

...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强劲主旋律,并由此衍生出急速变化的社会文化景观、政治经济环境、以及错综复杂的生存现实。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撞击着城市零件每一位成员的创作思维。他们年龄相距近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0-19 16:49:54

3058. 热望之房——性与香港 [80%]

...住环境,亦可引伸至本地局促的政治生态、传统枷锁以及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于心理上针对个体的想像的压抑。上环普仁街Parasite艺术空间的大小虽如一个香港典型住宅,但种类繁多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7 10:44:21

3059. 中国美协官网被黑 多名假会员被公布 [80%]

...作。对此,我会特将假会员、假理事名单公布于众,提醒社会各相关领域严加防范,谨防受骗。公布的假会员有:季杰、王广义、郭立东、亓振国、李宗轲、刁庆春、赵志新、苗存强,假理事则为季杰。同日,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7 10:50:56

3060. 给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以应有的信心 [80%]

...本是研究公共意识、公共舆论、公共理论的东西,它参与社会的公益事业,把资本和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而如今的艺术批评,并没有关注这一块。它只是去关注艺术的市场,关注资本如何购买艺术作品,收藏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15 21: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