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386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79项。(搜索耗时:0.0093秒)
...艺术策展与批评领域的主导性话语,后殖民主义已经高度意识形态化与政治化,不但日渐丧失其批判性,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体制,阻碍了艺术创作新现实与新界面的呈现。所以,“与后殖民说再见”,不但是从后殖民“出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13 22:52:42
...quo;@的各种社会形态作为切入点,分别对微时代中的意识形态,信息价值以及视觉和符号进行了反思,借此来探讨艺术与社交的关系。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对于他的理解策展人龚文杰和张薇给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26 11:31:53
...在同一画面中,从作品到题目都是偶然的选择,都是从潜意识中浮现出来的。凌徽涛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潜意识的理性绘画,表现其特定的含义。由于这两幅作品内容耐人寻味,成为当时参展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7 21:17:00
...个物理空间里打破了观众固有的思维,在生活物质和自我意识空间中相互侵蚀。所以,空间是个多元化的维度,是可以通过事物的本质反应出人的意识空间或者心理空间。浴缸这个特定的物件被做为一个特殊的空间和梁半的作品...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11-10 20:47:28
邓:现在很多艺术家愿意在作品中有意识地强调一种暧昧的性质,其实在本质上想在观者的层面造成一种更加开放的理解和阐释。徐:其实艺术家不需要曲解或误读。我就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27 14:34:44
...艺术语言解构现实中的符号,他以戏谑、调侃的方式思考意识形态、文化认知,以及消费主义与异化等议题,揭示作为世界切片的中国城市景观,思索图像与符号的公共意义。关于艺术家臧坤坤,198...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3-04-23 10:19:40
...性。那个时期的艺术家都承认自己无知,至少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是如此。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无知是人的本性,他们只是将无知作为一种暂时的或历史的现象,期望通过勤奋学习让自己从无知转变为有知,因此他们对无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17 14:00:01
...的著述里,就已初露了生态理念。但是,艺术界具有自觉意识的生态批评比文学界来得晚,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都受到文学批评的影响,几乎就是文学界生态批评的翻版。而且,最早在艺术界从事生态批评的并不是艺术批评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14 17:19:39
...,是闽都别记,是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是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是人穷其遐思之后的神迹,是方启尝试与天地自然古人对话的应许之作,但凭无远弗届之心,渐入佳境。马克·罗斯科在其艺术随...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3-08-25 11:36:12
...,利用来自不同时空的图像,构建并展示当代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处于后网络时代的个体--无论是创作者、观众,还是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都拥有与世界各地的人们时刻同步的资讯视野和信息来源。手机镜头与屏幕在拍摄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1-09 1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