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99项。(搜索耗时:0.0048秒)

311. 艺术作品除了审美 还有什么功能? [87%]

...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它一旦走进公共空间,有了共性,便成为连接艺术家个体和普遍大众的桥梁和纽带进行交流对话。艺术作品在充当审美媒介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图像向大众传递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产生积极的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1-12 13:10:46

312. 评论:涂鸦成两会话题也是一种进步 [87%]

...视为较为现实的选择。关于涂鸦,其实离不开对其共性的讨论。这或是废墟涂鸦被铲成为正在召开的上海两会上热议话题的重要原因。从各位参会者的发言来看,对于涂鸦普遍上还是持支持态度,甚至有代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28 10:02:01

313. “权力与江山”——朱金石个展 [87%]

...及其材料的扩张时期(1994年至今),他从日常与异常、共性与私人性中关注微观对象,不把艺术存在的条件作为唯一的理由,将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与个人记忆之间的落差作为创作的动力,着重于人的意识与日常生活的事物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05 17:14:08

314. 王栋栋:收藏与胆识 [86%]

...传说也是交换价值的过程,因而这样的收藏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是所谓非功利的收藏或纯粹精神性的收藏都无法用言语去概括其间的微妙关系,这不是讨论的对象。从这个层面讲,收藏也是一种话语。既然如此,收藏的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02 09:16:13

315. 社会的烙印——实验艺术系“开门展”第二回近日开幕 [86%]

展出作品20...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4 09:02:11

316. 问题作品与言论自由: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化”问题 [86%]

...空间(完全没有公共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空间那样的“共性”),按照国际惯例,非公共艺术空间主要是艺术实验成果展示的场所(既然是实验,就可能是“问题作品”),参观者主要是艺术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有艺术“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29 22:01:38

317. “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第200讲系列活动举办 [86%]

...。从项目设立之初,讲座就坚持:1、共性,公开、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2、跨学科,以美术为基础,扩展到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类型的学术知识推介;3、学术性,所邀请嘉宾均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17 10:19:07

318. 宋兮、杨欣嘉双个展「三眼屏幕」「异地狩猎」 [86%]

...,2019。尴尬,香格纳M50画廊,上海,中国,2018。混合的共性与私密性,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8。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另一种选择,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2016。民间的力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2015...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05-27 17:05:13

319. 中国大陆艺术银行做好准备了吗? 专家建议:因地制宜 双轨并行 [86%]

...的作品,这种服务针对特定高端人群,与台湾艺术银行的共性、推广性有明显不同。而台湾艺术银行的核心在于流通而不是收藏艺术品,以宣传本土艺术品和艺术家、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为目的。台湾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8 10:14:02

320. 另一种乌托邦 [86%]

...绝的个人乌托邦中,明星工业的快速发展更是把这种虚拟共性向现实生活中渗透。所有这些新的元素构建了一个当下的新型乌托邦。人们毫无顾忌地沉溺在角色扮演的网络游戏中,宅在个人的小空间里,疯狂地追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07 14: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