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3项。(搜索耗时:0.0102秒)

3211. 管郁达:“八五”美术新潮的神话与妖魔化 [87%]

...的知识话语,保持对权势和体制的批判精神,与中国当代社会急剧变化的现实同步,以理性、客观的知识学立场,从变化的现实关系中构建崭新的批评话语。所以,我认为关于八五神话这个话题,也必须放在德国社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2-10 19:02:54

3212. 创作与批评随想 [87%]

...们以赞叹、掌声和同情,以及咒骂这个弃千里马于不顾的社会不具慧眼之外,今天的艺术家是不会有多少勇气去践行这样的艺术信念的。我们最擅长的莫过于高喊口号而漠视行动了。在艰苦不一定得艺术真谛与应付常可能成时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30 09:38:38

3213. 内藤礼:信仰之情 [87%]

...济崩溃的前夜,内藤礼注意到了高度发达的产业资本主义社会导致个人空间的丧失,即个人体会自我存在空间的丧失。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社会发展趋于停顿,国民心态普遍产生幻灭的危机感。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世界经...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1-10 15:08:15

3214. “抽离”的“处理”——关于郭伟的新作 [87%]

...用也有着不确定的各种可能性和遣词空间。也许是当今的社会变化太快,科技发达的已超乎我们的想象,电脑的普及和对图像无所不能的处理,使我们离本原愈来愈远,真实的本质被各种各样的抽离&r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9 13:38:30

3215. 另类历史的书写 An Alternative Writing of H [87%]

...;人作为精神生命的存在者,面对着人与他人(生者)的社会关系;人作为文化生命的存在者,面对着人与他人(死者)的历史关系。这三重关系,分别展现在张大力的《一百个中国人》、《对话》与《拆》、《中国历史图片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23 15:12:48

3216. 游园惊梦——李晓奇的文化记忆与黑色浪漫 [87%]

...解成是青春期的惯常幻想与浪漫想象,也可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价值折射。李晓奇的作品大体上有几类。一类以《传说》这样的作品为代表,人在书中,书在水上,水中有棵枯树,以一种梦幻的超现实主义的遐想,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7-09 21:52:08

3217. 中国有嘻哈,嘻哈为青年,青年艺术家路在何方? [87%]

...017届毕业作品展记忆犹新,犹如一场中国青年艺术家进入社会的大Party,让即使是旁观的人们,也不知缘由的兴奋、躁动。接连而来的本科作品展、研究生作品展: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8-22 11:10:28

3218. 策展人:将思想与艺术擦出火花 [87%]

...然,“策展人”这种源于西方艺术体系的职业,在与中国社会近二十年的磨合中,也逐渐打上了中国烙印。面对时代带来的内、外双向更迭,策展人要如何更新策展理念?从西方移植来的策展职业在中国迅速膨胀,他们面临着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18 21:34:31

3219. 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个中之道 [87%]

...应收藏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  尽管艺术正日渐国际化,艺术仍是语言、地理与历史的产物。2005年初次造访上海时,我们感到那里有另一种逻辑;有些事情显示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18 17:23:21

3220. 西方当代艺术中的佛教影响之一:美国艺术家比尔·维奥拉 [87%]

...作中的?我在1960年代末上大学。那是个社会变革的年代,这个变革的一部分便是重新注重精神的训练,古代的东方宗教如印度教和佛教在美国年青人的文化中第一次自由地传播,我在校园里参加了几次冥想训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22 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