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58项。(搜索耗时:0.0081秒)

3261. 追忆“黄河十四走”:当代中国艺术的出路藏身于民间艺术之中吗? [76%]

...民族的本源文化决定了它的哲学观、艺术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他继而谈到:民间艺术的共同主题是歌颂生命,歌颂生殖繁衍,这些观念是由阴阳相交而生万物的古代哲学来的,正好与本源艺术同出一辙。&r...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0-10 10:13:31

3262. “小人”别样“红”——吕胜中谈艺术创作与教学(一) [76%]

...个人学习绘画了,还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还会有这样一种心理:我进入的是专业绘画的领域,诸如年画之类是我应该摆脱的东西。除了对它基本上不屑一顾之外,还有一些情感上的排斥。我是一个农村人,我刚不吃农村的饭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01 18:21:01

3263. 市场可能激发当代艺术中的伪传统危险 [76%]

...学,魏晋气韵,汉唐风骨又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主语汇和心理背景。着名美术史学者贡布里希说,没有一种艺术传统像中国古代的艺术那样着力坚持对灵感的自发性的需要,但是我们正是在那里发现了完全依赖于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11 15:22:18

3264. 重看梁启超的美术思想:一些美术家何以越来越无趣 [76%]

...多已然缺失了生活体验,缺失了捕捉人物神态、刻画人物心理之能力,而只具简单描摹之能事,动辄在宋元绘画中寻找灵感。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趣味不是模仿来的,而是对生活的笔墨体悟,对美的发现与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21 10:18:04

3265. 岳敏君:F4也有生老病死(图) [76%]

...这本书后就想到要做这个展览,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也是心理需要吧,想找到问题的根本。  新京报:整个展厅的设计按照博物馆的陈列模式,作品解说也仿照了博物馆的说明方式。为何要借用这种博物馆参观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02 15:22:58

3266. 佳士得前CEO马文斐:如何进行艺术品拍卖? [76%]

...uo;阅读它。这种想要拥有独一无二事物的心理,驱使着人们不断去争抢各类稀有艺术品。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在哪种经济模式下,稀缺性和稀有性都是影响艺术品价格的关键驱动因素。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05 09:29:17

3267. 艺术衍生品利润像空气一样:千亿市场潜力仍待开发 [76%]

...的再次创作,不是完全复制。艺术家创作时会根据客户的心理需求进行作品的改造和设计,从而达到在坚持自我风格的基础上满足客户特殊需要的商业销售。艺术衍生品市场上另外一个成功的范例则是百雅轩。尽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4 09:01:52

3268. 高更:艺术的象征性理性与热情的空间 [76%]

...感情的细致、微妙,又表现了远离群众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文杜里赞美高更笔下的女人体的价值,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高更艺术的魅力远不是靠其纯粹的象征性,而是靠他用为常人可以感知的视觉形象,隐约而巧妙地表达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25 14:05:47

3269. “鸭兔作品”备受专业质疑 借用“符号”不应忽视规则 [76%]

...转换。冯峰最早的“鸭兔系列”使用的是一个与知觉心理学有关的著名符号,并生发其中自相矛盾的内容,来源一直有明确的交待,尽管反复使用,也还可以被人们所理解。我对他的这一系列作品的疑虑是,手法有简单之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1-27 09:31:38

3270. 艺术家不读书 哪来“观念” [76%]

...要掌握出色的视觉艺术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要关心社会、心理、哲学、科学等相关的知识技能来充实自身的艺术素养与能力从而使其融汇到艺术作品之中。这些艺术内外素养或者能力同样也表明了艺术家的艺术形态、风格、品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08 16: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