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917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77项。(搜索耗时:0.0088秒)

3301. 张晓刚:古典情怀的现代主义者 [69%]

...,因为我创作《大家庭》的时候,身边听到的都是批评。后来大家把它神话化,甚至把它当成我最具代表性的东西2006年到2008年那两年,几乎隔一天就有一个采访,就谈‘大家庭’。我也给他们看我的新作,但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21 17:34:46

3302. 为了卡米尔,莫奈从富公子成穷画家,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肖像 [69%]

...整个人像要幻化而去,令人无限感伤。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卡米尔离开7年后,莫奈以女儿苏珊为模特,用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姿态,连色彩和光都几乎一样,重复画了一系列《撑阳伞的女人》。想留住妻子的容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2-20 09:56:16

3303. 徐杨:在大师身边成长 [69%]

...母亲把我画的这幅《和平鸽》送去参展,被评为二等奖。后来为了功课,画画就让步了,直到2000年我赴法国留学都没参加过任何展览。到2002年的暑假,我随父母去看望国学大师启功前辈以后,因为启老的一席话,又开始画国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19 10:37:40

3304. 如何看怀素《自叙帖》的破绽? [69%]

年,我在安娜堡看到了王裕民的书籍,后来又承台湾康益源先生好意,寄赠李郁周的两本有关书籍,于是再细看一次《自叙帖》,发现《自叙帖》字迹的模式是正确的,但是细节没有一处符合书写规律,也就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8 09:08:51

3305. 中国雕塑:技法不输西方价格仍处洼地 [69%]

...一群留法的老先生,譬如曾竹韶等;1950年代的艺术家留苏;后来到了文革时期艺术雕塑有特定的政治语言,这一代雕塑家社会动荡后,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但后来出现的我们这一代现代雕塑家,无论在创作技法还是想法上,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23 13:40:15

3306. 贾方舟:坚守在美术批评的前沿 [69%]

...拜访了吴冠中先生,吴冠中在家里和他聊了一个多小时。后来他和吴老师不断有通信往来,二人成了莫逆之交,最终贾方舟完成了《此岸·彼岸——吴冠中研究》的理论专著。自从写了支持吴冠中的评论文章后,贾方舟开始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1-27 09:59:50

3307. 季涛:隋贤书《出师颂》两段拍卖和最后完璧的传奇 [69%]

...《出师颂》,当时他心中的兴奋很难用语言表达。后来,小伙子将这段残卷送到北京,拓先生如获至宝,他在中国嘉德1997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的图录中写道:此跋在《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参见《隋人书史...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3 09:02:59

3308. 从《工具》到《地契》 ——毛同强与何桂彦的对话 [69%]

...时面对的是一个工具,就是说一个物理性的工具。但是,后来发现,没有任何工具是纯粹的,它们都负载着意义,而且这些意义有时会显得非常神圣和庞大,比如,工具就可以涉及到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一个政权,应该说,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11 13:25:45

3309. 贾方舟:李志强的“融色于墨”之路 [69%]

...社长兼总编辑,还以为他就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行政干部,后来才知道他也是科班出身,行政之余也在坚持作画。但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身份始终压抑着他作为一个画家的身份,因为他的主要身份或第一身份始终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23 15:11:05

3310. 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 [69%]

...o;策展人为身份认同的新一代艺术推手的出场,再到后来的双(三)年展策展人制度的确立和美术馆与画廊展览机制中初步纳入策展,伴随着中国美协对策展的认同和引入,现在国画领域的展览已普遍存在策展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3 15: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