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6项。(搜索耗时:0.0101秒)

3311. 艺术市场靠“轿夫” 要在艺博会上买艺术品吗? [76%]

...提到的蜂拥、扎堆等词汇用在这个地方依然合适,新藏家扎堆的蜂拥出现,如果真的有所宣传的购买力,艺术市场的暴涨其实就是一件好事,只是让新晋藏家们在1年内完成了10年内的收藏份额。长期的看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04 12:07:05

3312. 艺术区与商业开发 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76%]

...面的建议中写道:艺术家们可能很快又要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工作室。不断的迁移必然导致艺术家的流失。北京应该留住艺术家,特别是高素质和有发展潜力的艺术家,避免优秀艺术家流失。一方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12 10:12:44

3313. 沉浸式艺术家图书馆?网红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76%]

...儿所的墙壁、人行道上……在每一个触手可及的地方,埃德加都可以用铅笔、蜡笔等再普通不过的材料进行创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2-09 16:14:26

3314. 终于轮到她登场了!琼·米切尔的市场号召 [76%]

...与莫奈非常相似的世界,在离莫奈从1878年到1881年居住的地方不远的维特伊定居,这进一步加强了两位艺术家之间的联系。维特伊成为她创作20世纪70年代多幅作品的地方,这些作品在光线与色彩上,敏感的捕捉到了自然的本质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12-06 09:07:04

3315. 史蒂夫·Z.莱文:霍尔拜因的“畸像” [76%]

...诗的书和一篇论数学的文字。在画面左上角几乎看不见的地方是一个小银色十字架,似乎对这两位大使的世俗与虚荣提出质疑。在画的底端,斜着横在两个男人的脚之间,隐约可以看见一个大的、辨认不清的东西,其画面透视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03 11:07:43

3316. 穿越百年的查公馆,背后竟有这么多的故事…… [76%]

...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大中里牌匾也被安置在二楼最为显眼的地方。利用老上海常见又经典的生活用品营造出的石库门氛围,成功让查公馆二楼成为了一代上海人的交通工具,带着他们穿越时空,回到了曾经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7-02 16:13:09

3317. 黑峰美术馆作品观摩展暨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76%]

...但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说某些作品和某些思考和我们国内艺术家有一着共同之处,这说明他仍关注着祖国。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有三点感受。第一,路是大家天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13 14:06:10

3318. 梁文道专访赵广超:学问是一种手工艺 [76%]

...南跟读者及当地的文化人见面,并向我详细讲解台湾不同地方的民风与阅读氛围等。在台南我遇到一位企业高层,花了几年时间完成了一套三册介绍台南的书,跟我写书的方式很接近,同样是利用自己的时间搜集数据、写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18 14:22:49

3319. 画家杨少斌手记:忧伤地暴戾 [76%]

...想着能有点钱继续画画就够了,也没有别的想法。北京这地方实际上还是挺有魅力的,逢年过节回唐山还待不住,就想回来在自己的小破屋子里待着。好像老有种东西牵着你。这样拮据的日子一直到他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9 17:15:49

3320. 石青:事件作为艺术 [76%]

...艺术家情况看,他们并不认同。普遍认为应该从更深层的地方发掘把握艺术的发展。从艺术生产方式入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什么是事件艺术,艺术家石青是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再生产过程这个角度来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08 1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