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499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5项。(搜索耗时:0.0059秒)

3361. 福建发现袖珍杂志 开本仅9厘米×13厘米 [61%]

...摄。漳州文史界人士认为,这本杂志的发现,对于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闽南的出版发行业也有一定的意义。摘自:tom.com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46:00

3362. 上海明轩2015春拍 谢稚柳《柳岸双骏图》以1000万元落槌 [61%]

...uo;专场正式举槌,此专场共推出200余件拍品,其中谢稚柳上世纪60年代作《柳岸双骏图》表现不俗,作为少见的谢稚柳六十年代画马题材,以260万元起拍,现场竞拍激烈,买气十足,最终以1000万元落槌,远超380万元的最高估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21 14:27:21

3363. 景德镇陶艺文化展惊动爱瓷人 [61%]

...的十大艺术杰作之一。而杜浩生的一件《群仙图》,堪称上世纪70年代景德镇艺术瓷的最高水准。另外,王大凡的人物、程门的绛彩、邓碧珊的鱼、周国桢的雕塑,都是陶艺大师们典型力作。难怪沪上瓷器收藏者听说后,纷纷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00:51:00

3364. 《隋人书出师颂》“走出”故宫 [61%]

...直是博物馆的难题,即使专业学者也难得一见珍品。  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方便海内外学人和艺术家研读,台北“故宫博物院”委托世界著名出版机构东京二玄社,独家仿真复制其代表作40多件。二玄社的专家们历经20多年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7:12:00

3365. 乾隆御笔梅石碑有望重现故里 [61%]

...,在圆明园的历次劫难中,奇石和梅石碑一直未遭毁坏。上世纪二十年代,梅石碑运置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杭州的那块梅石碑于1966年秋被毁。20多年前,一直关注梅石碑下落的丁云川先生终于在北大发现了另一块梅石碑,并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7:49:00

3366. 3年拍摄38家精神病院 吕楠:《被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61%]

...照片从未在国内完整的发表过,但它仍然引起巨大反响,上世纪90年代初,这些照片经过各种途径流传,影响了一批年轻的中国摄影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25 13:44:55

3367. 版画源自中国?观者大多不知 [61%]

...舶来品。而且,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国内版画的印象停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木刻版画。有意思的是,倒是西方艺术家对中国的版画充满了敬意。加拿大著名艺术家盖伊·朗格文介绍说,此次参展的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30 17:34:09

3368. 地坛今天拍卖稀世“小人书” [61%]

...。参加拍卖的215件连环画精品,涵盖了从民国时期至上世纪90年代各类版本的连环画精品。在拍卖会上,有一批当时印数不足万册的“小人书”,如1954年出版的王白水绘《乡村女教师》,印数仅为800册,流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8:49:00

3369. 一次酝酿已久的亮相:“居住在成都——2004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61%]

...”的意义,在于成都当代油画家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为代表的“伤痕艺术”,便确立了四川油画在全国的地位,开创了当代油画的新风;而张晓刚、周春芽、叶永青为代表掀的“8...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8:59:00

3370. 流光溢彩 美不胜收 ——2004中国(威海)书画艺术暨精品荟萃墨海飘 [61%]

...多画作中一眼认出了姚有多的《春雨》,他告诉人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位中国著名画家经常到石岛作画。他说:“由于从小喜爱书画,所以每次威海搞画展我都要看,但档次如此之高,名家作品如此之多的画展并不多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