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4278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59项。(搜索耗时:0.0071秒)

331. 列奥·施坦伯格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理论的批评 [87%]

...格认为,老大师的错觉主义以艺术掩盖艺术,掩饰艺术的媒介特征,欺骗观众;现代主义绘画以艺术揭示艺术,突出艺术的媒介特征。而施坦伯格的论辩策略则是:首先,他提供了大量的例子,说明事情并非如此,老大师们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29 16:35:16

332. 文化波普: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点 [87%]

...与当代流行文化思潮和观念的矛盾与冲突。1、媒介的社会职能和当代人的存在空间我首先介绍关注媒体文化与当代人的生存的自主性,强调文化之性思考的波普作品。我们的时代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4 10:46:15

333. 语言法度与个人自由“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关怀》名家邀请展( [87%]

...己没有落伍。落伍不落伍,不在你是不是使用一种落伍的媒介,而在你内心感觉是否与当代人心息息相关,在于你怎样使用水墨媒介。即使你做行为,你做新媒体,但你心跟不上时代,你没有把新媒体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方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9-17 11:54:06

334. 语言法度与个人自由“自由的尺度”——《中国当代•水墨关怀》名家邀请展( [87%]

...己没有落伍。落伍不落伍,不在你是不是使用一种落伍的媒介,而在你内心感觉是否与当代人心息息相关,在于你怎样使用水墨媒介。即使你做行为,你做新媒体,但你心跟不上时代,你没有把新媒体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方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9-17 11:54:06

335. 汪悦进:当代艺术史研究的新动向 [87%]

...已远远超出绘画、建筑、雕塑等传统分类的束缚,呈现出媒介混杂、淡化主流故事,及强化艺术认知主体的倾向,面对这些现象,艺术史研究该如何应对,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教授汪悦进先生认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11 10:06:28

336. 个人意志的“放大器”----刘鼎与隋建国的对话 [87%]

...始使用装置、行为、录像等手段,你是如何开始对其他的媒介感兴趣的?在将你的观念用雕塑以外的媒介转化和传达的时候你是否遇到过什么障碍?  隋:最早使用非雕塑媒介是1995年9月,我与展望和于凡在三人小组的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7 19:53:00

337. 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 [87%]

...体语言的消解及审美体系的捐弃。由于当代艺术重观念轻媒介的特点,许多当代艺术家最初并无意于陶瓷技术本身,而这一趋向的极端发展也导致了材料语言的弱化、陶瓷边界的模糊,以及材料自律的缺失。  基于此,...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9-04-15 11:12:34

338. 架上绘画中本体与诗性的重申 [87%]

...致的意识兴奋和传播的深入、有效。这也就使得其它艺术媒介的其它形式自然的被艺术家本能式的拓展,新材料以及各种其它媒介方式被频频使用于观念的表达之中。而架上绘画的特性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1-09 09:51:59

339. 作为现象的影像:中国早期录像艺术 [87%]

...时对1996年的录像艺术进行重新梳理和思考,正是对这一媒介的一种认同和肯定。由于现象·影像录像艺术展这场展览,1996年在中国影像艺术史上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ldqu...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7 10:19:30

340. 器与道——孙晓枫的绘画 [87%]

...经变化,至2012年《空线》个展之后戛然而止,进入综合媒介的实验,一扎进去就是十年的光景。我曾在《剩余生产》一文谈到孙晓枫的媒介与方法:晓枫从日常生活的物件出发,同样尽可能地简化形体的普遍性认知,让形...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4-06-11 15: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