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11项。(搜索耗时:0.0121秒)
...革命”的信中,首次提出改良中国画的主张(1918年1月号《新青年》杂志)。同时,“国粹画”、“中画”这些名称也被人们使用着(1919年,北京政府的国民会议通过北京美专系科设置,“准本科设中画、西画、图案三系”;上海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4-11 16:47:00
...警报和轰炸杀戮的血雨腥风中,他还有“闲心”去研究《新青年》、《新潮》,参与“人生观论战”,读当时有学术争议的张东荪著作。在“华大”旁听其间,他不仅听希腊哲学课和历史哲学课,还抽时读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29 23:38:19
...油画技法相融合的手法诠释了开放胸怀、接纳八方宾客的新青岛!随着艺术家们不停舞动的画笔,一座座徳式建筑、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一幅幅阳光沙滩山海一色的美景跃然画布之上……完美呈现了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29 11:53:54
...警报和轰炸杀戮的血雨腥风中,他还有“闲心”去研究《新青年》、《新潮》,参与“人生观论战”,读当时有学术争议的张东荪著作。在“华大”旁听其间,他不仅听希腊哲学课和历史哲学课,还抽时读完了恩格斯的《反杜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29 23:38:19
...来》(1918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评价不错,还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引其一段关于习俗转移说得很透澈的话(《鲁迅全集》,第1卷,360页至361页)。笔者以为黄郛的连襟、社会学家陶孟和(二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1-25 10:42:48
...dquo;。面对清代以来中国绘画的腐糜,陈独秀于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的《美术革命》一文中说: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他说:学士派鄙薄院体画。专重写意,不尚肖物。或许这段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2-30 01:54:25
...陈独秀归国后于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就此开启。同年,李大钊亦在日本发表了《敬告全国父老书》以及《厌世心与自觉心》等文章,与陈独秀在当时文坛上遥相呼应,共同开启了新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7-22 15:50:44
掀起生活美学新风尚天府111项目瞄准都市新青年、新兴中产家庭、商务精英、艺术及微旅行爱好者等城市消费客群,通过紧握首店这张名片,为多元艺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最佳展演场,也重新焕发了城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1-03 09:52:54
...。吴冠中在湖南卫视为他专题拍摄的《新青年》节目中说:我不想以传统笔墨的继承者自居,但我并没有抛弃传统笔墨的精神,我享受着中国传统艺术带给我的美的品位、情的素质。我希望创造新的水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25 16:15:22
...任何书籍都更深远地影响了王音的一生——从他早期的“新青年”绘画系列和现在画的人物,几乎无一不带着这种“小人书”的痕迹。现在,他直接把这类小人书变成了“中年写作”(这里借用诗歌界的一个说法)的资源,变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8-29 00: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