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3项。(搜索耗时:0.0165秒)

3421. "道中见技"是艺术作品生命的经典原则 [75%]

...方设法将艺术大众化,娱乐化,通俗化,贴近大众看热闹心理,去发展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些差劲的行为艺术家们提供给观众的只是些好奇的新鲜感,和快餐娱乐式的刺激过程而已,快餐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08 15:08:59

3422. 文物拍卖谁在操盘百倍暴利? 炒作还是营销? [75%]

...是作弊。很多品牌的名牌效应,大家不就是有崇拜虚荣的心理吗?  艺术品市场到今天,很多人去买都是一种心理的需求,这有什么不对?  市场行为如果是合法的,拍卖是公开的,艺术品不是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05 12:16:50

3423. 敲醒“国宝帮”带来的收藏噩梦 [75%]

...借头上的金字招牌早就开始利用藏家想获益的心理。团队设局向新藏家下手不仅能够得到收藏者的认可,连文物贩子、造假、制假机构也会去找这类砖家。2012年就曾有过一起震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14 09:31:50

3424. 资本追逐之下 传统艺术带火了拍卖市场 [75%]

...副主编汤哲明认为该领域交易风气最值得质疑,买家投资心理太强。  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对传统思维定势的一种突破,或者说是换位思考,而起于西方的发展已趋普遍,所以大陆当代艺术在未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4-01 11:58:19

3425. 卢缓:出来的虚拟艺术——话说年轻一代艺术的新动向 [75%]

...工技术发展的亲历者,自觉与不自觉地从视觉经验到处世心理上建立起一套自我中心原则,不可能或不必要去抵抗新技术对视觉艺术原有规则的质疑。我们有理由把这一代艺术家称为自我一代,然而,非中心的&r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01 11:13:18

3426. 另我:“罗贝塔·布雷特莫”系列作品 [75%]

...的真实存在属性的证明来完成:驾驶执照、信用卡、来自心理医生的信件等等。这些虚构痕迹的积累和再现是艺术家对身份政治和自我认知的觉醒过程,正如艺术家所言,尽管我当时坚持认为她(罗贝塔·布雷特莫)就...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5-22 14:35:18

3427. 当代艺术为什么总是与“美”背道而驰? [75%]

...,她的艺术体现了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生活现实和焦虑的心理状态。阿巴卡诺维奇自1974年开始的作品呈现支离破碎的人物,他们大多没有头颅、躯干、背、腿、手,都是简单的坐着或站着,单独放置或者呈群落式聚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2-28 10:34:53

3428. 我们需要宽容精神病人并尊敬他们的艺术 [75%]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直觉判断水平是常人的三到四倍。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也曾明确地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艺术家和精神病人都是我们人类心灵的雷达站。对此,长期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梵高在日记中写过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2 11:57:37

3429. 现场 | 安迪·沃霍尔的展览这么多,为什么一定要看这一个? [75%]

...术理论似乎并不那么热衷,在大家都在通过艺术对自我、心理、图式、历史、政治等进行深刻思考的时候,他风轻云淡地说:“如果你想了解安迪·沃霍尔的一切,只要看看我的画作、电影和我的表面,我就在那里。它背后什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7-05 09:54:52

3430. 站在现实的背面:徐累的中庸之道 [75%]

...变得可疑,写实引致虚无,愈奢丽愈清冷这种心理的间离感让现实逻辑灰飞烟灭。他说,自己对现实主义的东西有一种抵抗,一直在做它的反面。马背上的青花,和他的水一样,都是时间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5 1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