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4项。(搜索耗时:0.0114秒)

341. 通往桃花源的美秀美术馆 [94%]

...它远离都市,位于一个原始山林的深谷,为了尽可能地将自然环境保留和复原,设计时着重要考虑的是如何攻克这险恶山势,并解决好道路的通畅,于是贝聿铭先在山林间开辟出一条道路,然后在两座山的山谷之间兴建一座吊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07 17:22:04

342. 古陶瓷鉴定的“人证”与“物证” [94%]

...处的环境不同,但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留下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印记。处于地下状态的古陶瓷,必然会受到地下泥土、水分中各种微量矿物质以及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古陶瓷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09 10:12:48

343. 自然之山与艺术之山的对话 “青绿无边·向山而行”在檀谷慢闪艺术馆开幕 [94%]

...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在西山环抱中开设一座艺术馆,在自然与艺术之间,能够激起怎样的想象与意境上的对话?檀谷慢闪艺术馆位于门头沟慢闪公园内,仰望白云,远眺群山,在这个追逐快节奏的时代,慢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9-07 11:00:02

344. 越低碳,越难活?地景艺术展离艺术有多远 [94%]

...品《过河的人》将一个现代都市化的雕塑放置在最经典的自然环境中,其不合理的位置突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艺术家借助这种矛盾说出了他对游客与漓江山水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一切都只是消费的关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30 08:59:14

345. 岩中花树 [94%]

...院街艺术区1-11二十年前,朱青生先生提出了自然雕塑的理念,十五年前,朱青生先生将自然雕塑的理念进一步推进,强调在高度集约化的城市空间中,将公共空间和建筑的外立面作为信息的载体,...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7-08 14:53:41

346. “探索与启示”—— 中德国际当代艺术展 [94%]

...摇摆。裸体似乎发生了变形,它们的形状和边境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画面中的面孔极其抽象,没有表现出一丝模仿痕迹。与此同时,画面中的花朵是欲望、孤独和暴力的暗喻。它们生动的红色花瓣看起来像是抽象的印记。...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1-12 14:36:42

347. 建筑的抒情诗:李晓东的篱苑书屋 [94%]

...面,水边栈道、卵石平展的铺排以及篱笆,让书屋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成浑然的一体。场景中,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建筑物的内部则使用了杉木的材料,成排的书架及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31 11:40:38

348. 肖舜之:从自然与生活中走来的肖氏水墨 [94%]

...陋的,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来却极有特色,因为那是非常自然的,我收集到不少这样的素材。于是他开始把关注点落在漓江的船家生活,将漓江烟云的缭绕中人与自然相生相息所产生的这种朴素的美感带入到自己的画面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9 15:59:26

349. 无间道:当代艺术变质的环境问题 [94%]

...次重要的艺术展览活动学术方面都无形缺失,关于建设性自然就无从谈起。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学术构造上一个失误点可能在于,对于现场学术这条线索的不重视和没有充分展开,以至于当代艺术批评表现得异常惨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26 09:40:20

350. 诗意的所在——眉山田野艺术节 [93%]

...,主办方希望通过参与艺术家批判性思考的方式让艺术与自然环境互为作用,并通过大地艺术的形式让民众更深入地关注和反思环境生态议题。  眉山田野艺术节的主策展人,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在解释艺术节主题...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9-27 15: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