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461项。(搜索耗时:0.0115秒)

3501. 艺术品金融化破茧 [75%]

...延长到了3年。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投资者每年有收益的心理预期,期间设置了两次分红日。泰瑞艺术基金的红珊瑚基金的期限则为5年。泰瑞艺术基金营运总监王凯称,艺术品的流动性要弱一点,如果基金存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1-10 13:16:31

3502. 真迹几千张赝品十万幅 国内一级市场难见齐白石 [75%]

...现如此庞大的收藏大军,这未必是好事。现在收藏界浮躁心理严重,投机多过投资,最致命的是现在收藏市场假货泛滥,真品稀少。有一位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藏家,花近1亿元人民币陆续收藏到的100多幅齐白石作品,竟全是赝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06 10:49:46

3503. 周思聪绘画及市场:芙蓉塘外墨云湿 [75%]

...弱了人物的外在美而逐步强调画面整体气氛与心理空间的把握。她的这些作品时而沧桑质朴,时而清新明亮,视觉美在转化为心灵感悟的同时,艺术价值与魅力也得到了巩固与提升。1983年,周思聪被确诊患上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11 09:20:36

3504. 反对无效,“基弗在中国”大展如期开幕 [75%]

...璜生表示基弗作品里的空间既是一种视觉空间,也是一种心理空间。而他作品中的时间也并非单一的时间,而是一种沉重的历时性的时间维度,唤醒着、刺痛着民族集体记忆。基弗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各种不同创作媒...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21 10:02:25

3505. 香港秋拍:成交缩水的背后 [75%]

...术市场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太多的人是出于投资或者投机心理去买画,这样的市场本来就不健康。我们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去培育市场让他们真正出于喜好去收藏、去消费,应该教收藏者持一种欣赏艺术的态度。&r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20 10:12:58

3506. 郑宏祥与郝钢:关于《漠洛》的对谈 [75%]

...的存在感。郝:所以你这一次的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需求?郑:对,我是在表述我意识中的世界,再通过这样的创作过程得知我身在其中,最终实现一种自我的认知。我一直在寻找最好的表达方式,这是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3 17:50:21

3507. 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 在不同空间中体验时间 [75%]

...p;谢德庆的打卡不仅仅是艺术家对生理、心理极限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作品进行当中的体验,这种体验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和艺术家自身的经历产生重合,并延续到不同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9 15:02:35

3508. 谈书画拍场的“二八现象” [75%]

...专钓那种大款新手上当。利用新手择高而买的心理来兜售假货,本来几十万元都难卖的,标个几百万元,买家被价格迷惑住了,最终假画顺利出手了!对此一定要小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12 10:41:06

3509. 2017届艺术8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入围联展 [75%]

...们会看到三位艺术家都从个人经验和情感出发,在不同的心理诉求下,向观众展示他们对艺术、对生活的不同理解。转译有时候可视同于创作,简单说它要求讲述者能将看到的听到的或感受到的东西进行消化,转化成新故...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4-01 10:45:31

3510. 艺术品电商的机遇与风险 [75%]

...,较为准确地体现了收藏者目前对于艺术品电商的心理图景有前途,有兴趣,不适合高价值拍品,还要再看看。●关注程度:多数都很了解100%的藏家听说过艺术品线上交易;80%的藏家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3 0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