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80项。(搜索耗时:0.0114秒)

3511. 李洪洋专访:联展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90%]

...三,都市报属于老百姓的报纸,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是全民文化素质推动最有利的基础。最为关键的是,联展通过媒体联盟的力量打破地域限制,让本地艺术家走向全国。联展第一次登上了北京的平台,意味着它占领了文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01 13:49:20

3512. 探秘南京20多家小型博物馆 [90%]

...办小型博物馆有20家左右,主题五花八门,有展示老电影文化的丁山社区红色记忆电影文化馆;有南师附中内的鲁迅纪念馆,这是国内唯一建在中学的鲁迅纪念馆,围绕着鲁迅与南京、鲁迅与附中、鲁迅在教材中等专题,共有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27 09:29:36

3513. 艺术也能“破圈”而出,年轻一代的社交生活为何热衷于艺术? [90%]

...艺术活动的成熟度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标,今天分享的这篇文化观察即从全球知名城市艺博会出发,探讨上海的艺术肌理。如作者所言,艺术展览是一个很好的让大众走出家门、放下互联网虚拟世界、直面人与人交流的好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27 01:05:07

3514. 专访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谈两岸艺术教育 [90%]

...我们看到了广东美术馆,他们很早就有一个比较接近海洋文化,传播比较快,北京相对来讲,它的条件各方面都很不错,很多的设计家从台湾来的,从香港,从广州来的设计家很多。在海峡两岸里面,比较共同的就是共同的文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02 17:01:31

3515. “九首歌”:何工艺术中的九个关键词 [90%]

...是从何种角度来进行艺术观照。观照的对象可以是艺术和文化现象,可以是人、是社会或自然现象,也可以是是艺术家自身。无论观照的对象是什么,对艺术家和批评家来说,关于视角的命题都涉及到观点和立场,涉及到批评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3 14:12:41

3516. 记忆的斑点---伊德尔油作品展 [90%]

...人为的努力,这个人为的努力过程,其实也就是逐渐建立文化记忆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将文化记忆作为他们的一种叙事资源来加以利用的。这种记忆概括起来包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7 17:48:00

3517. 沪穗“双城记”:当双年展遭遇三年展 [90%]

...,成为上海市民心中的一个体温计。这样一个文化地域、城市地理的变迁,将带动和激活关于文化政治、城市研究的新思考,进而推进当代艺术的实验品质,突破全球双年展体制化、奇观化、娱乐化、庸俗化的困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21 17:08:38

3518. 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春秋命运 [90%]

...让人揪心。因为随着国力的增强与中国概念的崛起,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觉醒。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在社会文化及市场的双向牵引下,不断地变迁。这种变迁需要创造,而创造恰好又是当代艺术的核心竞争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24 11:56:11

3519. 摩登巴黎1914—1945 [90%]

...争的胜利,巴黎,这座急遽扩张的城市成为了现代技术和文化的实验室,其影响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达到了巅峰。巴黎城市的工业结构因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电影和时尚揭示着新的城市资产阶级的愿望,为...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3-07-27 14:06:24

3520. “活化厅”—— 究竟是不是“艺发局最后悔的决定!”? [90%]

...而被迫迁而进行上诉与坚持留守,曾被董启章、梁文道等文化人撰文成为香港保育运动中的重点人物,邀其进驻,其实也是对这些议题的一种表态,而花牌可说成为了解城市发展引生问题举一反三之案例。同重要的,是黄生驻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8 1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