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658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87项。(搜索耗时:0.0098秒)

3531. 王林:策展需要思想 [42%]

...个疑问,就是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一书中的怀疑,他儿子说:“父亲,历史有什么用?”布洛赫更有资格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他研究过历史,一个对历史茫然无知的人提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nbsp...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6-15 23:18:32

3532.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丨 “萧条”的缘起:理想幻灭与身份迷失 [42%]

...终吞噬了自身,等待着下一个反对者来颠覆自己。怀疑一切的精神和反文化的姿态,不仅消解了权力与权威,也无视了历史、传统、理性、秩序,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偏颇与极端。90年代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也由于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29 17:45:31

3533. 苏伟:“艺术又自由了” [42%]

...讨论如此熟悉,它对复杂的现实与个体不体察,用肤浅的怀疑主义态度消解知识分子立场,又隐藏着现实利益和情感的需要。这让人不由得警惕,自由二字,和这个国度所面临的高层权力更替时局里潜在的高层理论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11 14:46:27

3534. 殷双喜:我们的当代艺术与西方的当代艺术有什么差距 [42%]

...,而给予他们自信的动力来源只是这些画家的令人怀疑的拍卖纪录。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罗伯特·斯托(RobertStorr)来访中国后,认为北京的798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是金钱成了主导的力量。这里艺术家很关心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29 09:26:19

3535. 家庭代工——时永骏个展 [42%]

...日常生活场景为题材的作品。或许从那时起,就有人开始怀疑,这种叙事内容会不会有取尽用竭的一天?  整整四年过去了,时永骏用24件全新的作品给了所有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些作品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又给我...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11-03 16:38:17

3536. 马东钦:与西格玛尔-波尔克无声的对话 [42%]

...境。形式的变换多样也恰能阐明他对每一张作品的不断的怀疑和不断的挣扎。人们从我两年多来的《人民日报》系列作品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不断的调试和反思,我一直在推进,我对画面的期待从不满足,在过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12 10:10:13

3537. 马东钦:与西格玛尔-波尔克无声的对话 [42%]

...境。形式的变换多样也恰能阐明他对每一张作品的不断的怀疑和不断的挣扎。人们从我两年多来的《人民日报》系列作品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种不断的调试和反思,我一直在推进,我对画面的期待从不满足,在过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12 10:10:13

3538. 罗玛:我要光 [42%]

...一眼看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相?它是真实的香蕉吗?我开始怀疑它,就改。改完之后我再给它还原,我再把它变成香蕉。我觉得艺术家要有还原的能量,你既可以创造它,也可以把它打破,也可以把它还原。罗玛:那你觉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14 13:34:49

3539. 杨佴旻为中国画打开一条通向缤纷的色彩之路 [42%]

...法满足现代人的丰富的生命需求,也难怪此间,有人甚至怀疑中国画的工具和颜料本身,认为是这些硬件束缚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而这也正是杨佴旻一边做着各种实践一边潜心琢磨的时期,90年代某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9-05 10:44:39

3540. 艺术家童年的故事:如果梵高不是“老二” [42%]

...塌的悲剧,伤亡惨重。上帝的神迹并没有出现后,他开始怀疑对上帝的信仰、对宗教失望,他意识到传道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福音也无法拯救劳苦人民。于是,从27岁起,他开始绘画,开始画农工素描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08 10: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