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60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6项。(搜索耗时:0.0061秒)

3541. 叶朗:美育传统不容忽视 今人审美遭受新技术冲击 [49%]

...如何孕育出大学者、大艺术家的问题,而是指老百姓、青少年头脑里中国的文化传统消失了。而这,是更可怕的。现在从外国传来一个口号,就是读图时代。这个口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图画本身并不能传播深刻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25 15:26:52

3542. 老人痴迷收藏证书:藏品含蒋介石委任状 [49%]

...校通讯录等等。张洪军今年65岁,家住开封市区。少年时期开始热爱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得到了一张民国的证书,从此开始了对证书的专门收藏。他将收到的奖状、委任状、毕业证等统称为荣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8 10:23:51

3543. 画家朱新建:决定快活 [49%]

...学生郁俊告诉我们,很多年后,朱新建仍会不时讲起这段少年故事,耿耿于怀。就是画得不像。他一出手就是不对的。可美术组一活动,他就想凑上去。一个人天生就是喜欢涂抹,不能干别的。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7 10:42:00

3544. 史国良崔如琢口诛吴冠中:“混血艺术就是杂种艺术”(图) [49%]

...的重要的代表。吴悦石:北京人,少年时开始学习中国画,为著名国画家王铸九、董寿平入室弟子,五、六十年代曾得到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亲授,有扎实的国学传统和绘画理论知识。出版有《吴悦石画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31 19:15:39

3545. 守望虹山艺术高地 [49%]

...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描绘的反叛、迷茫、特立独行的少年心灵。在画布上追逐枯枝败叶的李文利自称老了,但看起来她越画越年轻,仿佛是一只正从中国永不干枯的古典树叶上起飞的翠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17 09:55:27

3546. 香港文汇报:叶永青戒不掉的「迷涂症」 [49%]

...中的人与自然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浪漫忧伤,让人想起了《少年维特的烦恼》。 80年代,是文艺的春天,叶永青当时在四川美院的同学中人才济济,他们创造了「伤痕美术」、「乡土艺术」,热烈地回应社会现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25 22:13:46

3547. 母亲节文艺献礼 台北新艺术博览会「艺出慈悲·百大名人」邀您共享幸福 [49%]

...给自足的儿童福利机构一路走来,始终秉持为弱势儿童、少年及家庭服务的愿景及使命。第五届台北新艺术博览会(ArtRevolutionTaipei2015)总计62国278位艺术家参展,2000件顶尖作品荟萃一堂,沛然开启丰富多元的世界级视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5-04 15:45:20

3548. 章法多变 风神洒脱:著名画家陈精武 [49%]

...师承西泠印社,着名篆刻家汪新士,研习书法篆刻。少年时期受教于中国美院教授着名画家黄发榜、华师大教授郭方颐,研习中国画。1996年考入中国美院吴山明导师工作室。1998年深造于中国美协举办的19期人物、山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4-28 15:45:58

3549. 三百石印讲述齐白石金石心迹 [49%]

...虽然书画作品更为人所熟悉,但齐白石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对篆刻情有独钟。他从黎氏兄弟入门、模仿丁、黄取法浙派,后转习赵之谦,探索隶书汉碑入印,逐渐确立自己的面貌。定居北京后,又汲取《汉三公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03 10:45:14

3550. 三百石印讲述齐白石金石心迹 [49%]

...虽然书画作品更为人所熟悉,但齐白石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对篆刻情有独钟。他从黎氏兄弟入门、模仿丁、黄取法浙派,后转习赵之谦,探索隶书汉碑入印,逐渐确立自己的面貌。定居北京后,又汲取《汉三公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03 10: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