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99项。(搜索耗时:0.0141秒)

3581. 窥视与负罪感——黄笃与王智远访谈录 [54%]

...术的符号加以利用,再把它反扔给中产阶级,它是一种对消费社会的质疑和反讽。中国的艳俗是对国内的暴发户的一种嘲讽。我的2003-05年作的内裤系列作品,表面也是粉色、也很艳俗,但它不是对艳俗品位的反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11 17:42:56

3582. 从热点“米兔”,反观女权艺术的发展 [53%]

...是男性,女性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被创造、被观看、被消费这样的角色(这种状况一直到上世纪6/70年代才逐渐有所松动)。这种不平衡的状况、不对等的权力关系网络深植于人的意识和文化当中。女权主义艺术家们对女性性征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8-23 09:30:55

3583. 2013春拍观察:拍卖市场明跌暗涨 市场回暖明显 [53%]

...沉淀的。艺术市场如果你只是买、或者说像是对奢侈品的消费,那就没有意思了,他里面有学术的含量和文化的深度,把这些都理解了,你才能知道精品的定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每个品类都不一样。以陶瓷为例,先把陶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7 16:04:47

3584. 对“艺术北京2008”当代艺术博览会国际化品质的五大质疑 [53%]

...理的艺术家作品太过强调商品性,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导致消费疲倦。来自德国的一位藏家也向记者表示,此次中国之行令其失望,看到很多类似的作品。德国就不一样,我们的艺术家不喜欢模仿别人,都是特立独行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7 10:31:11

3585. 艺术圈遵循“马太效应”:要么一炮走红,要么一辈子默默无闻 [53%]

...其他要操心的事情,跟企业家并无二致:募集资金、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对作品系列进行战略规划、营销推广,维护公共关系。国内艺术家张洹在上海松江拥有一个占地40多亩的工厂,设置了雕塑部、香灰部、版画部、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5-26 15:45:39

3586. 否定性与乌托邦——T.J.克拉克的现代艺术史观的核心 [53%]

...粗野而密集的方式,波洛克才以其泼画向美国消费者资本主义和冷战社会进行了艺术家的对抗。可是,必须承认的是,1950年的波洛克就不再那么投入地进行自我消耗了,差不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最为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06 10:01:45

3587. 疫情横行,艺术品市场大咖谈在线拍卖的未来与趋势 [53%]

...仅在虚拟空间做交易。目前来看,线上平台更侧重于文化消费级别的价位偏低的作品。对于艺术行业来说,在线交易是否会成为未来艺术品交易重要手段?它的优势、劣势是什么?主要手段是指交易总额占50%以上?还是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2-28 13:36:05

3588. 后期制作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感觉——肖雁群、刘波先生专访 [53%]

...非常感兴趣。 问: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艺术微喷工艺制作的摄影作品进入家庭,成本如何? 刘波:艺术微喷普通制作的成本与传统冲印的成本差不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4 14:13:49

3589. 专访严陆根:大美展不是颠覆,是回归本源 [53%]

...就是艺术大众化、艺术为大众服务,希望把这种大众艺术消费这个推广出来引导出来,我们培养这些画家,现在他出来可能五百块钱、一千块钱就能买到一张原创作品。你别看他是个大学刚毕业三年五年,其实一个人的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23 14:03:06

3590. 王璜生:人首先要追求一种比较自在的境界 [53%]

...由表达民主精神的诉求,它还根植于当下社会包括商业、消费等一系列问题。一个能在艺术史上有建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必定能够非常好地表达时代的人文内涵。李: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02 09: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