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0项。(搜索耗时:0.0095秒)

3661. 何桂彦:什么是雕塑艺术的公共性? [73%]

...护,而且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的艺术家与批评家的支持,不过,这都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1989年3月15日,作品还是被拆除掉。艺术的公共性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个经典的案例。1981年,里查德&mi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2-29 09:28:33

3662. 年轻艺术家作品成为收藏投资新热点 [73%]

...这场拍卖当作一个挖掘新秀的机会,在出价上相当谨慎。不过,上面提及的几位第一次亮相拍场的年轻艺术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例如北京的女画家刘长宜作品《寒尘》,6万起拍,经过十几轮争夺,以20.9万成交。中国当代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0-09 23:58:00

3663. 一张堪比蒙娜丽莎的无名女郎 如何讲述巡回画派肖像画的光荣? [73%]

...没有透露过,直至今日这位美丽女士的身份仍然是个谜。不过艺术家克拉姆斯柯依的这幅肖像刚好与托尔斯泰的着作《安娜·卡列尼娜》是同时问世,因此当时有人说他画的就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也是这张作品名噪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1-25 09:45:16

3664. 中国美术乱象考辨 [73%]

...劣伎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其所谓的新颖、怪诞招数只不过是利用国内外不对称信息,表现出一种黔驴技穷的玩耍把戏而已。它与《费加罗报》曾披露法国一位行为艺术家当众自残的血腥故事几乎同出一辙,是一种低劣的抄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26 10:17:05

3665. 戴荣华:陶瓷拍卖场价格虚高 工作室售价才正常 [73%]

...,在这样的环境下,作品成交价低于拍卖场,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主持人:假拍,这在拍卖界和艺术界应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于假拍现象,几位老师如何看待。对于如何规范拍卖市场,杜绝假拍现象的发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2 11:00:10

3666. 被技术性与方法论阉割 青年艺术家如何面对未来 [73%]

...、新媒介、新观念的惊艳体验不过是视觉效果的策略:或者将废弃的颜料一坨一坨砌于画框内,佯装一次视觉语言的全新探索;或者将透明薄丝袜绷开,撑于画面外侧,就算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新材料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22 11:34:05

3667. 福建东南2013春拍:桃花冻石赏析 [73%]

...散浮沉,将水色都染做淡淡绯红的样子,与这句诗再切合不过。毛奇龄《后观石录》将桃花冻又称为桃花水,实在是恰当之至。当然,更为雅致的形容应属李太白《山中问答》里那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15 14:30:39

3668. 朱伟:反叛,全为自己的原因 [73%]

去年12月他在北京购买了一间240?的公寓,价值24万港币。不过目前他还没为他经济上的成功感到自豪。其实在我的同学中我是最穷的。我不象他们那么会推销自己。他们好多都已经在北京自己买地盖了大房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05 13:52:30

3669. 传闻四起:谁在给艺术品市场下套? [73%]

...复的器型之外,我们送拍的赝品几乎全都顺利通过验收。不过,这家公司除开对每一件送拍物品都要收取800~2000元人民币不等的图录费之外,还要按自报起拍价收取5%的宣传费。换句话说,还没开拍,这家拍卖公司就已经挣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18 16:01:22

3670. 林家如:当代艺术步入健康成长轨道 [73%]

...之下,受到关注,吸引了许多从未听说他的人,尝试很成功。不过她又表示,从拍卖的角度看,年轻艺术家还是有局限性,所以对他们的选件都很谨慎,不想走得太前面。  拍场氛围在好转  她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4-17 09: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