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71秒)

361. 吕澎:蔡国强的展览意味着什么? [65%]

...《新闻周刊》[Newsweek](2008年2月25日)这类媒体似是而非的评论可以看出,在共同原则事实上已经不存在的时代,权力是可以创造语言的力量的。展览的主办方代表着不同国家和意识形态立场的权力,现在,他们在空洞的我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17 23:55:17

362. 方力钧:行走在生活与艺术的边缘 [65%]

...的沉浸,使他确立了一种高品质与高视野。这是任何庸俗论者用语言难以解释的。每次与他谈话或闲聊,如闻天乐,都使我感受到面前坐着的是最有活力的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01 14:15:23

363. 中国美术批评的现代主义“初潮” [65%]

...家,1928年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雕塑系主任。作为艺术评论家,他创办了《美育》杂志。李金发主张的现实态度是厌世的、高蹈的,是企图通过纯粹的、非功利的艺术美的创造,是要在乌烟瘴气中,过我们的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02 10:47:34

364. “新绘画”需要历史上下文 | 中贸圣佳2022春拍 [65%]

...dquo;、青春残酷、小清新,会被一些论者用来形容是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但是这些词汇并没有像1980年代或者1990年代出现的那些艺术定义那样让人们完全信服,并以此记录到艺术史当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7-11 15:17:05

365. 该有怎样的价值取向? 营造当代艺术的中国气象 [65%]

...象,它一方面表现为艺术家把师从、集社、展览、研讨、评论、出版等当作“商标注册”活动,通过刻意的炒作来张扬自己的“显著性”,以期在商人或公众那里获得一种如同“注册”的认可;一方面则表现为艺术家把作品的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5-31 17:44:19

366. 后感性之后,一段观念的实践 [65%]

...后感性最初建立的远离了繁复的社会文化评论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底层最基础的生理和心理经验(1),邱志杰曾将无作品感作为他对后感性展览作品的期待,而今天作品在现场呈现出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01 11:49:56

367. 理查德•瓦因:直面俸正杰 解读艳俗符号 [65%]

...驯化自然以及我们自身的野性,俸正杰对此给出了含蓄的评论,这种评论在随后的系列作品(譬如1998年的《幸福》和1997到1999年的《浪漫旅程》)中余音袅袅。这些作品中,大比例尺度的年轻新婚夫妇有些身着传统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20 17:50:18

368. 情色或者死亡——荒木经惟访谈 [65%]

...,对吧?哦,它令你好奇。当我去国外的时候,很多女性论者或学者们对我说,荒木,把你的其他的书拿走吧,我认为EROTOS是最好的。很好,对吧?花朵在我眼中全是色情的。他们全是爱神。一旦你意识到它们全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30 17:20:41

369. 李国华: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再思考 [65%]

...的判断,理论家高名潞在1990年代就发出了警告,他认为评论性的前卫运动正在让位于实用主义的新前卫运动,而后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力求超越本土以在角斗场中得到认可”,这种认可显然包含了市场。并且,他也认为中国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2-21 12:22:29

370. 季涛: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十年回顾(下) [65%]

...有进有出,一时好不热闹!不可否认的是,市场论者们终于统一了看法,2012年内地艺术品市场真的是在调整了!2013年,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依旧处在震荡筑底和渐渐回暖之中,全年只有一件拍卖品破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4 09: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