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9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11项。(搜索耗时:0.0139秒)

361. 与陈界仁对谈《帝国边界Ⅰ&Ⅱ》,及其他 [35%]

...影技术和摄影美学的演变,却完全忽略了被摄者的存在。非西方世界在漫长的摄影史中,将近百年的时间都是作为被摄者而存在于摄影的历史中。因此那个阶段,我关注的是如何把被凝固的被摄影者的影像,进行解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4 13:40:41

362. 王胜利: 西安也要引领中国的当代艺术 [35%]

...从而创作出真正具有东方智慧与中国经验的优秀作品,而非西方人权主义选择的政治例证与西方多元文化的形式标签。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当代视觉文化教育体系的建构任重而道远。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美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05 13:10:22

363. 不是艺术家的郑志刚,凭什么成为ArtReview2020全球艺术权利榜单排名第一的亚洲人物 [35%]

...影响力外,今年更关注新冠疫情、呼吁正义的社会运动、非西方艺术与全球艺术权力结构,不再拘泥传统、旧有、西方的主导地位,因此榜单较以往有不一样的新趋势——“黑命攸关”(BlackLivesMatter...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2-16 09:34:34

364.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实践:从在地经验到世界主义 [34%]

...其像毕加索这样载入史册的人。此时此刻我在想,让来自非西方背景的新一代移民艺术家来代表一种新的勃发状态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向INIVA提出了在伦敦展出这个项目的建议,而最终在Camden艺术中心,我们和八九位代表了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9-15 10:29:06

365.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 --- 2009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 [33%]

...导致由权力决定答案的后果。而西方学者认为由西方人给非西方艺术下定义有在政治上不正确的危险,而且认为强调艺术特征会导致狭隘民族主义。但是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来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而且实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5-21 10:47:02

366. 如果地球上的博物馆都消失 未来的博物馆如何重建 [33%]

...艺术已经是一个历经风雨的成年人,那大部分非西方国家地区的艺术还处在婴孩期。2016年年底,柏林国立美术馆主办了一场公共研讨会关于全球博物馆的构想(Conference:TheIdeaoftheGlobalMuseum),邀请世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5-20 01:58:23

367. 永樂2025春拍,一份40-90后核心艺术家作品名单 [33%]

...,《若朵图》则以道家宇宙观解构抽象表现主义,形成“非西方现代性”的独特范式。肌理与质感依然是这件作品的显著特征。颜料的涂抹带有明显的笔触感和一定的厚度,某些区域似有还无的刮擦或打磨的痕迹,形成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5-29 10:29:36

368. 众家评王迈 [33%]

...等关系,所谓的现代化进程在殖民活动中间,已经通过对非西方的资源和占领以及其他方式,来使整个的世界格局对自己越来越有利。中国以及第三世界是后起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对气候的破坏,地球的变暖所谓的责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29 08:38:37

369. 胡斌:关于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讨论的一个视角 [32%]

...化边缘的地位和角色。[1]的确,非西方国家参加那些西方国家主办的国际性展事,或者仿造其模式自办展览,常被视为一项国家文化战略。比如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郭彤编译的《威尼斯双年展与日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06 10:52:47

370. 香港苏富比2015秋拍“亚洲现当代艺术夜场”TOP10 [32%]

...构、对象与对象间的空间关系的思考。如他在此采用的并非西方传统美术对于立体感的形塑方式,我们甚至可以在船身的中间看到水的波纹,空间的虚实在此共存,并不显突兀,显示艺术家的功力。《归航》一作体现了赵无极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04 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