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99项。(搜索耗时:0.0100秒)

3751. 探究绘画的基因:钟孺乾访谈 [96%]

...有,就是虚。而且这个概念应用范围更广,从文学、哲学到艺术都可以应用。苏东坡为什么认为画得像不过是见与儿童邻?只实不虚,必会有局限。虚可使范围至广至大,从庄子到水墨画都是这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15 09:47:37

3752. “陌•相——群展”在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举办 [96%]

...我感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讲这句话:‘我把人说清楚了’。文学家如此,艺术家亦如此,这九位艺术家正是在自己的画布上倾诉着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的真挚情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13 15:43:25

3753. 刘斯奋:中国应建立自己的文化评判标准 [96%]

...万字的皇皇巨著《白门柳》,让他成为广东唯一的“茅盾文学奖”得主;他擅画,近年潜心钻研文人画,创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就;他是学者,年方而立时凭《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一文与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辩论,在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0-10 17:11:44

3754. 陈丹青:退步 1968-2019 [96%]

...于生活,连环画和小说插图的训练,又提炼出高于生活的文学性和戏剧性。只有掌握这个叙事的秘钥,才能既找到工农兵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又将个人的艺术方式转化为可以集体分享的模式。  《泪水洒满...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9-10-28 15:33:55

3755. 情侣艺术家向京和广慈的故事 [96%]

...们要北上了,上海就一下子少了两位艺术家。这几年里,文学艺术圈里都有些重量级人物离沪北上,每到这种时候,我们都不免会感到难过,上海人常说上海什么都有,那么,这些人离开又是为了寻找什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14 09:12:41

3756. 中国当代新绘画,到底有什么「好看」 [96%]

...看常新。郝量与古为徒,以传统水墨精神和极强的文学性探索和扩充当代艺术的新观念,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2-01 09:57:52

3757. 视觉文化的本土性转换--兼论艺术的遗产性与当代性 [96%]

...宋代绘画的图像性,在这里几乎被消解殆尽。成为集中了文学性、书法性、雕刻性、文字性的综合绘画,也成为无法从形式角度分析的重要特征。书法本身更是对于图像的拒绝,书写成为一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16 11:03:56

3758. 笔墨三国 中日韩书法大比拼 [96%]

韩国的三国时代,王室书院和贵族学堂开始讲授中国文学,汉字书法成为贵族时尚。韩国人一千多年来研习篆、隶、草、楷、行五书体,在本国建立了成熟的书法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去汉化政策将汉字踢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2 11:53:48

3759. “我们在绘画中”虔行 中国美院美术馆隆重巨献国美86年油画发展成果 [96%]

2014年9月20日下午1时,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协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0 16:57:22

3760. 收藏家郑华星:佛像精品是“文化潜力股” [96%]

...华星喜欢由远及近谈论他的收藏路径。从小就热爱文学、历史的郑华星,在事业上功成名就后便开始转型,将人生的重心落在了艺术品收藏上。他迈出的第一步,是进军当时在家具市场上还籍籍无名的金丝楠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9 09: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