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897项。(搜索耗时:0.0068秒)

371. 石上纯也谈建筑设计:以自由之心、循自然之妙 [91%]

...是理性素净的建筑。石上纯也的建筑项目有丰富的自然元素,这一点单单从许多作品的外形上就有所体现。但石上纯也追求的当然不是简单的形似。在他的每个项目中,建筑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22 01:08:01

372. 朝代画廊呈现《喜喜:一次对于媒材性的探讨》联展 [91%]

...动物巢穴般的有机外形,并透过材质本身的转变让建筑及自然景观形成联结,而观者则往往会对这些作品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曾上杰使用天然樟木进行雕刻并上色,并经过拼接与和不同媒材的结合,创造出夸张甚或违反力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06 20:04:00

373. 视觉文化时代,也谈“看山是否为山”的三重境界 [91%]

...彻悟之后以万物之目实现的天人合一、山水自在、自然而然状态。若将此禅理放之于当代艺术中,适用亦然。如今,当代艺术处于视觉文化的时代,它逐渐表现为一个物的景观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20 17:58:00

374. 徐冰:“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91%]

...了很多文化意义,制造人为的景观石,事实上并不是模仿自然,同样中国的很多建筑和园林也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模仿文人的境界,更像绘画。中国人崇尚被文化过的事物,所以才能有对盆景的审美。scholarstones是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09 17:15:50

375. 徐冰:“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91%]

...了很多文化意义,制造人为的景观石,事实上并不是模仿自然,同样中国的很多建筑和园林也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模仿文人的境界,更像绘画。中国人崇尚被文化过的事物,所以才能有对盆景的审美。scholarstones是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09 17:15:50

376. “知秋”还是“障目” ——读傅文俊观念摄影作品《一叶落知天下秋》 [91%]

...覆形基础。经透明化处理,叶脉纹路清晰保留下来,它的自然纹路与夏布经纬相交的线性肌理形成对比,相映成趣。为适应夏布天然的色彩,傅文俊将图像作了降调处理,作品显得质朴但端庄大气。透过叶片,人们可以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1 10:11:49

377. 西方艺术家如何描绘人类眼中的大海 [91%]

...海,需要通过海洋和海路航行去建立和这个世界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大海就成为了西方世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不少艺术家关注和描写的对象。与此同时,大海也有着自己的无穷魅力。在人类的科技文明不如今天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28 01:14:15

378. 《诗意青海——陈逸青油画作品展》4月8日起在京展出 [91%]

...今,二十多年又过去了,他执着地出入昆仑山脉,以其对自然的职业敏感,行走于崇山峻岭间,感受自然的生灵气息,创作出了一幅幅颂扬昆仑之雄伟和青海之大美的风景油画。如果以《出青海》为始,陈逸青的绘画创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03 14:10:14

379. 阿那亚·金山岭艺术驻留计划进行中丨栖居自然,与山共生,一起探索在地艺术生活 [91%]

...、视觉、生活美学等多重维度出发,持续以在地视野探索自然、社区与艺术的共生形态,并邀请我们加入艺术创想,共同构造这个山中艺术聚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1-10 16:39:01

380. 历史的景象——对话张新权 [91%]

...靠图像,这种图像是形象的信息,对这个产生兴趣了以后自然就喜欢去探寻、揣摩,慢慢就会有自己的感觉。包括对那个年代背景的兴趣,逐渐的对此就有了某种情结了。画过几张画以后感觉还可以,从绘画的语言上好像也区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16 1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