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54项。(搜索耗时:0.0088秒)

371. 雕塑“金矿”尚待挖掘 [71%]

...友、王临乙、萧传玖、张松鹤、刘开渠8位雕塑家历时6年集体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百年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而且成为新中国雕塑的一个里程碑。文革时期尽管受到&l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20 08:58:45

372. 沟通中西文化,推动艺术发展 [71%]

...些标签来标注或归纳中国当代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进行体性的拍卖,而西方的公共收藏机构或者美术馆,总是立足于西方的新鲜性和新颖性的角度来进行判别,这样既不符合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中国当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17 17:46:43

373. 个人意志的“放大器”----刘鼎与隋建国的对话 [71%]

...门厅。你将你个人对一个空间和经济形态的转变的思考以体性和公共性的行为呈现出来,这件作品讨论的是什么?  隋:它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1)时空还原,曾在此空间中工作时间长达九年的罗氏雕塑公司的员工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7 19:53:00

374. 占领美术馆:有一种社会空间实践来到了体制内的艺术场域 [71%]

...。他们直接绕过这个早已被放弃的艺术体制,冒着令观者集体失语的风险去布展,从而形成一种临时性的机制对抗这个空间,最终巧妙的占领它。从未有展览拒绝观众。就如同一场大型串联现场,《连结者峰会》甚至不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20 09:43:52

375. 九十年代中国雕塑的创作状态 [71%]

...料坚固、制作缓慢和建造的公共性,在个体意识急剧批判集体主义的新潮美术中,难以崭露头角。当时的创作精力大多投入城市雕塑,而城雕从创作体制到工程投标,都囿于学院主义标准和惯性审美要求,很少能真正体现艺术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18 13:59:23

376. 当艺术史终结和身份危机后—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 [71%]

...艺术家,但中国艺术家采取的立场,既非社会主义阵营的集体意识形态,也非来自亚洲的纯粹东方主义经验,或许是他们经历了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经验塑造了个人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政治上的反叛意识也被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6 17:13:27

377. 多元表达媒介的行为表演艺术—从博伊斯到提诺·赛格尔 [71%]

...·博伊斯(JosephBeuys)行为表演作品文献在中国的首次集体亮相,又为本土观众呈现出一种与赛格尔的作品完全相反的行为艺术生产传播模式,即最大程度地记录和保存行为表演的痕迹。在这里暂且不去评论这两个平行展览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15 11:37:12

378. 高氏兄弟: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政治表达 [71%]

...请陌生人拥抱。一次是在诺丁汉艺术节上组织众多陌生人集体拥抱。《拥抱20分钟的乌托邦》是我们2000年在中国济南黄河南岸组织了第一次大型行为艺术活动。之后发展为一个同时在网络间互动的《世界拥抱日》计划。不仅在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7 11:17:27

379. 高氏兄弟: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政治表达 [71%]

...请陌生人拥抱。一次是在诺丁汉艺术节上组织众多陌生人集体拥抱。《拥抱20分钟的乌托邦》是我们2000年在中国济南黄河南岸组织了第一次大型行为艺术活动。之后发展为一个同时在网络间互动的《世界拥抱日》计划。不仅在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7 11:17:27

380. 谢南星:期待六十年后再回顾 [71%]

...,它是一个比较丰富的,看似有一个群体性的事情,一个集体活动,实际上这里面是千差万别的,就是不能按群体说话,只能按个体来看问题。问:谈到个人的话,就您个人而言,您的创作风格,或者说跟这个时代的变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10 18: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