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99项。(搜索耗时:0.0091秒)

3941. 凯伦·史密斯:商业化改变了艺术区最初的功能 [63%]

...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末大学毕业后,凯伦·史密斯从日本去到香港。1992年,由艺术家栗宪庭和香港艺术经纪人张颂仁策划的中国新艺术展览(1993年1月)在香港备展,包括王广义、方力钧、曾梵志、张晓刚、周春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3 11:14:41

3942. 2014新视角 沪上本周(1.14-1.20)相关艺术活动推荐 [63%]

...筑师艺术馆拉开上海站巡展序幕,同时增加丹麦、法国、日本等建筑大师的跨界案例和作品。今天我们讨论的语境大致是建筑学背景下的建筑师,在一个建筑机构里从事的为建筑业主服务并受到建筑主管单位约束的建筑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17 14:59:06

3943. 艺术能为现实做什么? [63%]

...要的作用。尤金·史密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日本的滨海渔村水俣拍摄渔民汞中毒的惨剧,他的影像在世界公布后,给了一直争取自己权利的水俣村民巨大的支持,最后导致政府采取措施制止污染。中国的解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4 15:04:30

3944. 齐白石作品四亿成交之后? [63%]

...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艺术品例如日本最后接手的都是个人,如果出现了财政危机,会用艺术品向银行抵押,而在中国如果出现了资产问题,这些东西就会转交给银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10 10:06:31

3945. 佳士得&苏富比:两大拍卖巨头的网上攻略 [63%]

SophieSu:负责整个亚洲的,包含中国、韩国、日本的当代艺术部分的行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5 11:17:14

3946. 艺术史学家柯律格:抱怨中国艺术被忽视没用,关键是要有优秀的研究 [63%]

...思的观点是,中国画的概念被西方所见是因为日本画及其观众。我们要如何在一个更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语境里理解这件事?柯律格:显然,我们需要首先将之视作一个历史现象,这就是19世纪发生的事,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6-10 01:14:03

3947. 油画黄金季: 夸张的资本收割 [63%]

...买家们争夺。不仅仅是美国的基金巨头们出得起大价钱,日本的富翁、俄罗斯人和印度人也已经加入了竞买者的行列。  泡沫化的黄金季  今年秋拍的另一个明显的迹象是,资深的收藏家们都在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6 23:24:00

3948. 杜卡:音乐巨星为何大爱当代艺术? [63%]

...15岁,但李政宰不时鼓励他,和他聊艺术、聊家具,更有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名和晃平作为友人力挺,让他获得极大自信。拥有如此傲人的艺术经验,难怪崔胜铉成为苏富比首度合作的亚洲艺人。此时的崔胜铉不是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03 11:10:18

3949. 2009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榜单结构综述 [63%]

...,也有不少展览在国际上形成不小的影响。比如艾未未在日本的个人回顾展、宋冬在MOMA的个展、张晓刚在昆士兰的个展等。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家最应当的还是把握自己的节奏,踏实地做作品,才能不总是仰着脖子看人家外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30 18:30:58

3950. 抬升艺术品价格背后的三股力量:个人、阶层和国家 [63%]

...一时代、同一流派的其他艺术家的价格。1987年,日本人以当时世界破纪录的3990万美元买下梵高的《向日葵》,不仅抬升了梵高的其它作品的价格,同时也让梵高同时代的十几位大师的售价竞相攀升,包括塞尚、毕加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15 1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