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6项。(搜索耗时:0.0222秒)

391. 陈丹青——在海外,我们都是奴才 [92%]

...另一拨出国。你们这一代海归相比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以及五十年代留苏学生,有哪些根本差异?对于现在大学生出国热怎么看?跨过门槛,意味着创造与超越。你的出国,是不是一次跨过门槛的过程?在国外,让你感触最深的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6 13:46:00

392. “纪念长安画派六十周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开幕在即,同名专场重磅现身华艺2021北京春拍 [92%]

...游历各地,饱览宋元明清名家真迹,尤其善于摹古。他在五十年代由重庆迁居西安,开始尝试以青绿加浅绛来描绘壮丽的山河,再加上雄健的铁线描与大胆险峻的构图,使他的作品看上去骨体坚凝,意象雄奇,具有独特的个人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5-26 15:22:26

393. 德国:艺术之域 & 开放的边界 双国际展推动观念对话 [92%]

正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国内艺术家纷纷涌向艺术之都巴黎或者是六十年代后涌向纽约一样,许多国外艺术家也有意识地将德国选为生活和工作的中心。他们的融入为德国本土的视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22 00:51:30

394. 纽约的亚洲中心:与梅丽莎•邱的一次谈话 [92%]

...办一次展会,名为“艺术与中国的改革”,展会着眼于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作品。我们聚焦于现代时期,或者稍早于目前的实验艺术运动。  同时我们也在印度和东南亚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在那里对更多的认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14 23:32:02

395. 【嘉德秋拍】三件力作纵观刘炜三十年创作历程 [92%]

...婚照为创作素材。艺术家父母的结婚照可以说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缩影,在刘炜的笔下以一种戏谑而扭曲变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风格令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一种讽刺甚至滑稽的效果。穿着革命军服的父亲是这件作品的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06 00:51:50

396. 艺术品收藏之黄金三法 [92%]

...全,在莫奈最艰难的时期,他曾以50法郎出售画作;随后十年间,得益于玛丽·卡萨特这些资助人的推介,许多美国藏家开始收藏印象派,包括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在内的犹太家族也大量收藏印象派作品;直至70年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08 17:01:25

397.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接受毕加索 [92%]

...份在转换:从为资产阶级服务到无产阶级艺术家。可进入五十年代后,中国一面举办着法国现代艺术展,展出着毕加索等人的绘画复制品,另一方面,也在受苏联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将毕加索的作品视为资产阶级腐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7-30 01:09:07

398. 草间弥生代表作《No. Red B》4700万港元于香港苏富比落槌 破艺术家世界纪录 [92%]

...志着〈无限网〉系列的诞生,是草间弥生从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创作的延伸。此作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同时记述草间人生前三十年中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及预示了艺术家今日的成功。作为战后及美据时期过后,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04 18:38:41

399. 毛旭辉的艺术之路(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通过绘画追寻梦想 [92%]

...nbsp;毛旭辉:后来我调查发现,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昆明办过一个半工半读的艺术中专,他们有些人在那里一边时间劳动、工作,一边学习绘画。他们最早的绘画读物就是当时苏联最著名的《星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21 11:13:32

400. 喻红的早期展览与“新生代”画派的生成 [92%]

...当时那会儿都是一种看的、观望的心态。然后学习的还是五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当时就是学习跟创作完全脱节的状态。而且那个时候创作界是两条路,一个是画西藏什么的乡土自然,再就是在野的社会上的新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25 1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