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1项。(搜索耗时:0.0111秒)

391. “左右视线”2007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18日开幕 [92%]

...传承了西班牙纪实摄影的优秀传统。另一部分则是出生于六十年代的后起之秀,他们在观念摄影的不断实践中拓展了新的视野和表现手法。参展作者:布莱达&罗萨BLEDA&ROSA玛丽亚•布莱达MaríaBleda何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5-16 17:28:00

392. 游优:“以心作画,随性赋彩”潘文逸油画作品解读 [92%]

...是画家向往的诗意地生存,精神的归宿。潘文逸身上没有六十年代画家所具有的那种社会沉重和负担,他的画走出了这种焦虑,相反保持着一颗没有泯灭的单纯美好的童心,画面中梦幻如诗的山水、生灵和胜境,犹如寻找失落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5-08 23:30:59

393. 艺坛十皓:绘画百年大家作品邀请展开幕 [92%]

...策展人袁加透露,此次展览是久画廊推出的中国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艺术作品范围的第十八场展览,但集结十位中国油画界泰斗级艺术家同时参与的展览却为少数。参展艺术家:冯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23 19:05:08

394. 第三单元议题:国内民营美术馆的运营模式与自我造血机制 [92%]

...会(理事会)决策下的馆长负责制才是国际共通的经验。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企业家由于艺术知识的匮乏,在赞助文化事业时不可避免地带有经营投资的惯习,借用吕澎的一个判断,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成熟需要七八十年代乃至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05 19:24:04

395. 书画杂谈:“土鳖”吐槽“洋艺术” [92%]

...觉力度和文化深度。装置艺术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欧国家,是当前西方最时兴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对艺术圈内人而言,装置艺术早已算不得什么新鲜事,而在缺乏美术史知识的圈外人眼里,这无疑是一种&ld...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04 14:14:33

396.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将于8月9日呈献“耐人寻味: 王泽老夫子手稿展” [92%]

...出王泽(本名王家禧,以长子王泽为笔名创作老夫子)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老夫子原稿作品逾120帧,涵盖四格至六格漫画及封面作品,全为其亲笔手稿,珍贵非常。老夫子漫画于1964年在香港首度发行,至今风靡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2 09:45:07

397. 欧阳德彪:我的静物世界 [92%]

...痕迹。(二)那些花儿的青春六十年代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下,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热潮。我和同年代的大多数下乡知青一样:小时经历三年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4 11:10:20

398. 美术批评二十年回顾 [92%]

...的进展。那时的人们,思想中的参照系和理想模式还是五六十年代,禁锢着的头脑还想象不出未来的开放时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批评还很难谈到有什么进展。  进入八十年代,美术批评开始有了起色。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01 17:04:31

399. 刻画人生——徐匡版画艺术的现实主义范式 [92%]

...o;抗战八年木刻展的成长阶段;新中国建立后,从五六十年代集中表现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和社会现实的宣传性版画到七十年代末出现的装饰性版画的二三十年间,奠定了一批如四川黑白版画、北大荒的油印套色版画、江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30 15:20:10

400. 师法自然无限生机:张大千佳作集结呈现 [92%]

...莹筠(1914-2009),福建福州人。曾师从张大千先生习画。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千先生定居于北加州,林氏专程造访,期间并获赠颇多。林莹筠热衷于收藏中国书画,结识并支持多位重要艺术家,除大千外、黄君璧、陈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9-26 10: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