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897项。(搜索耗时:0.0074秒)

401. 建筑的观念 [93%]

...筑艺术是美术史研究和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追溯了中西建筑观念的源流,通过梁思成、滕固等人的著述,揭示了西方“三门艺术”观以及美术史研究方法在我国的早期传播,以及所导致的传统建筑观念的转变。&nbs...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5-09 19:09:00

402. “非遗何以代言?——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引争议 [93%]

...族符号的媚外境地,并有揣摩和迎合政治正确之嫌,反为中西之间的平等交往带去更大困难。许多人认为,双年展中国馆在国外备受好评,但在国内多有批评之声,这似乎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海外观众对中国馆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8-02 10:22:26

403. 不再沉寂的“水彩画”:新时代即将开启 [93%]

...民族气质的画种的地位。这种民族气质不仅仅是技法上的中西合璧,还在于已经可以将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意象化、诗性化的造型与造境手段运用于画面之中,逐渐从模拟西方经典,到为宣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服务、为反映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04 10:12:05

404. “赵氏思维”与国人审美 [93%]

...的个人艺术思想和绘画面貌,以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架起了中西审美的桥梁,并获得国际艺坛的敬重和推崇。这不是一种简单的西方现代绘画语言的汉语式翻译或解说,而是从古老传统中悟出的现代新潮,是从民族土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06 11:30:08

405. 远行的艺术家赵无极 [93%]

...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美术的希望。中西融合的标杆人物赵无极的国际性影响,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复兴的独特范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当年也是绘画讲习班的学员,与赵无极有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5 10:19:01

406. 赵力:筚路蓝缕征程远 [93%]

...术创作与美术活动,尤其是清代受到影响所产生的中西融合的宫廷画风;2、清代晚期在广州口岸、上海口岸所盛行的外销画创作;3、近代中国开始出现的出国学习美术的风潮,以及这些留学生归国后的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20 14:10:05

407. 明清版画、浮世绘和欧洲铜版画 造就融合的视界 [93%]

...收了铜版画排线法、明暗处理法的姑苏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例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6-25 09:35:46

408. 推出民国西风作品专题 [93%]

...在艺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的艺术产生于社会动荡、西方文化碰撞的历史背景下,这种艺术创作本身就附有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重量,所以民国时期艺术在中国艺术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7 14:20:05

409. 戴光郁:独坐幽篁里 辋川已惘然 [93%]

...诉求而将传统文化弃之不顾。如果抓住革命这个点分析,西方的分歧还是相对较大,虽然革命在近代史上无论从社会学还是政治学的背景上看,是早期从欧洲到俄罗斯、苏联,一步步引进到中国。但是实际上当我身处其境考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02 17:51:13

410.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式收藏 [93%]

...注解。另外,就艺术品的艺术而言,个人审美多有差异,西方审美也多有不同,此文仅反映了作者或者是美国普遍的审美。读者读时,可择而取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08 11: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