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494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7项。(搜索耗时:0.0070秒)

4161. 境心当代 传递海派笔墨之精神 [51%]

...的那样一种宽广包容的文化心理。这个曾经的移民城市,从来都对于外来文化具有一种本能的接受力,而水墨变革与生存的文化土壤则始终离不开多元文化的杂处与混搭。实际上,当水墨从媒材的概念突破中国画笔墨的传统藩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3 17:53:10

4162. 国际收藏家、CCAA创始人希克:艺术是我认识中国的一种工具 [51%]

...为来自瑞士小国的我,从没想获取或追求这种权威称呼,从来没有。  人物周刊:1979年,您刚刚来到中国,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到这一领域?据说,您个人的经历十分丰富,这对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有何帮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7-06 01:12:28

4163. 中间美术馆:农民碗里的意外 [51%]

...举办、由香港乐施会赞助的名为《粮食》展览的一部分。从来不觉得自己跟艺术有什么瓜葛的农民发现,艺术似乎也不似想象中那样高高在上。中间美术馆也曾连续三年组织爱在蓝天下自闭症儿童绘画作品展,9...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3 17:05:02

4164. 严培明:命运是一种偶然 [51%]

...界被严培明的作品完全折服。之前有位法国艺术批评家,从来不和严培明见面。只通过看作品,每次对严培明都给予最严厉的批评。但卢浮宫展览之后,他似乎明白了艺术家的作品与世界的关系,并在今后的评论中表现出了理解与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5 16:49:11

4165. 革命后代卓振翠的红色收藏之旅“打捞”有“温度”的历史 [51%]

用革命精神来做事卓振翠笑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写书,能建立起老战士纪念馆,我以前就是一个会计,要没有父辈的革命精神始终激励着我,我也很难坚持下去。卓振翠19...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07 10:09:48

4166. 当代与传统之间,中国精神何处安放 [51%]

...探讨或者解读当代中国,关于中国馆该如何讲中国故事,从来没有定论。2015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曾举办作为集体形象的表演: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03-2015讨论会。在这场讨论会上,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2-28 09:24:16

4167. 记忆的回望和铭刻——李钢的水墨绘画 [51%]

...的时刻也如此需要我们,因为我们经历着这种时间,我们从来不曾像此再那样接近它。在以水书写的时刻,记忆、生命意识、五味杂陈的体验,所有这一切都返回到深刻的存在。在生命深处,面对的恐惧成为愉悦,欢庆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8 14:17:33

4168. 记忆的回望和铭刻——李钢的水墨绘画 [51%]

...的时刻也如此需要我们,因为我们经历着这种时间,我们从来不曾像此再那样接近它。在以水书写的时刻,记忆、生命意识、五味杂陈的体验,所有这一切都返回到深刻的存在。在生命深处,面对的恐惧成为愉悦,欢庆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8 14:17:33

4169. “CAFA讲座”王受之:主流和非主流的倒置 [51%]

...万一张,甚至进入了各大美术馆,但其却表示:我从来就是非主流。这让王受之开始注意到主流和非主流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位置关系,两者是可以互相调动的,不管是在艺术界还是设计界都存在着主流和非主流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9 11:11:18

4170. 视点聚焦:2008年798艺术节户外雕塑展 [51%]

...举办,将进步的中国,透过各种媒介传到全世界。中国,从来不曾如此被亿万人的视点聚焦观看过。视点聚焦中国,是2008年的最佳写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6 0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