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148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66项。(搜索耗时:0.0077秒)

411. 艺术评论:人多的地方要不要去 [54%]

...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如果就艺术论艺术呢?上周我去了非艺术中心,云里雾里地看一位来自德国的香港籍艺术家作品。他的当代艺术很标准,很学院,还真弄了不少云在展出现场,在他展出的照片里。我以为理想的一面是,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17 09:59:12

412. 过度商业化伤害了艺术尊严 [54%]

...作者,而非创造者。艺术家更倾心于作品的商业价格,而非艺术价值。艺术作品一旦被制作出来,便迅速贴上商标和价格。人们开始热衷于津津乐道那些卖了好价钱的作品,即便制作它的艺术家很二,也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7 09:23:28

413. 乔纳斯:有些行为并不是艺术,而是叫没品 [54%]

...记者:行为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乔纳斯:看作品和行为之间表达逻辑的艺术性和诗性以及创作的态度。记者:放苍蝇和当众性爱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3 10:36:32

414. 毕业了,他们在干什么?——美术学院毕业生调查 [54%]

...育,让她得到了思想和眼界上的开阔。尤其是当她和一些非艺术类的学生交流时,她的思想跳跃性和创作性非常明显。戴西也认为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对于知识的兼容性和行动的勇气,这份行动的勇气让她果断离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23 13:47:55

415. 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 [54%]

...文章里面这样描述:对于博伊斯的评价,艺术界,非艺术界众说纷纭。但是几乎没有人怀疑,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无论你是否喜欢他的作品。真正让博伊斯开始从事艺术创作的,是他在二战时期的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9 09:21:25

416. 国画毕业生:我该去哪儿上班 [54%]

...做的调研中发现,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设计类工作或其他非艺术类工作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国画毕业生转行后的选择面也随之增大。招聘人数少、就业方式特殊、拿作品说话成为国画类招聘的一大特点。实际上,二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1 10:24:39

417. 渠岩访谈 [54%]

...们对现实有没有价值。另外,当代艺术也是在不断地发现非艺术的方式,我们把非艺术变成艺术。你可以发现当代艺术的历史也是这么推进的。我也以艺术家的身份来做的这些艺术。去年高名潞帮我们策划的一个展览,他称我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22 19:06:05

418. 北京辰安画廊展出周春芽等人作品展 [54%]

...是沟通和引导,引诱观者以想象的方式进入其中。但是并非艺术的从业人都能摆脱来自各种社会力量或现实生活的羁绊,获得这样自由的表达空间。  获得这样的自由空间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我们在周纯芽、曾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3:04:00

419. 2008再现“艺考热” [54%]

...年被录取的考生仅有20余万,艺术生的录取比例反倒低于非艺术生的录取比例。家长为孩子选报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艺术特长水平等各个方面,切勿盲目跟风,以免适得其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2-07 20:11:23

420. 科技与艺术的 “整体性”趋向之我见 [54%]

...更加多元,展陈方式也更加开放和立体;一些传统意义上非艺术门类的作品也被纳入艺术范畴,甚至一些人也因此而获得多重的身份,电脑前的程序员摇身一变就可能成为美术馆里的光电新媒体艺术家。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在19...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1-04 09: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