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341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32项。(搜索耗时:0.0107秒)

4191. 亚洲文化现场与全球化的未来——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之三 [25%]

...神圣与奇异之间的特殊的感受。后来拍摄的时候,那些现代化的大城市在黄昏中也显得很特别。有些城市中以前没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纽约以前会有,我也注意到这些东西很特别),比如说在上海,这些没有的东西在黄昏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3 15:13:27

4192. 浦东美术馆今夏开馆,泰特如何投来第一缕“光” [25%]

...浦东,能看到高楼大厦,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代表着现代化。站在浦东看浦西的时候,能看到具有历史沧桑感的万国建筑群。浦东美术馆的地理位置代表着穿越时代、连接时代,在展出内容上也会同步连接古今,这是之所以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2-03 09:51:03

4193. 生生之美绽放深圳:第二届“中的精神——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开幕 [25%]

...改革开放之初便站在了中国发展的前沿,如今已蜕变为现代化建设的标杆。此次中的精神展览在荣宝斋深圳举办,不仅是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展开对话,参展的艺术作品更是映照了当代中国设计和工艺的蓬勃发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8-05 19:45:22

4194. 专访陈丹青:艺术的“中国世纪”来了吗? [25%]

...沙里淘金?我不操心这些事。这么大国家,这么庞大的现代化转型,重要的是让一切转动起来,让事情发生。再说一遍:拍卖是生意,不是艺术,目前艺术界的价值判断尚且莫衷一是,怎可能要求生意场给出艺术标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03 19:23:04

4195. 鲁明军:国家视角,“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当代艺术 [25%]

...代儒家传统,涉及到了共和国传统,也涉及到了90年代现代化以来的社会反思,但为什么五四及其前后的宪政传统是缺席的呢?且即便是五四时期,文化与政治之间的也是以多歧的面目呈现。最近,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28 09:56:49

4196. 专访 | 卢迎华:新冠疫情与“新”美术馆实践 [25%]

...之后形成的。这个叙述和判断的基础受到了革命逻辑与现代化逻辑的双重影响,具有强烈的断裂感和更迭感,特别是与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割裂。戴锦华教授曾写道,被种种的断裂说所切割的前三十年,成了一处特定的禁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4-07 09:11:12

4197. “贞下起元 :真实之虚幻 虚拟之现实”线下论坛在北京举办 [25%]

...现代之前,身份是一个特权,不是每个人都有身份的。现代化以来,国家给予了人们一个重要的承诺,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身份。但是,现代人和身份之间会产生我们熟悉的斯德哥摩尔综合征。我们为了身份而努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3-28 16:31:22

4198. “布鲁塞尔身体语言”展内容及艺术家介绍 [25%]

...,营造出一种意想不到的巴洛克效果,消解了展馆原本现代化的设计感。《雾室》同时迅速改变了参观者的物理状态,一旦踏进展馆,观者便无法决定自己与艺术品之间的位置关系。作品从定义上已经创作完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27 16:20:15

4199. 《国家美术》“金星奖”——中坚人物 [25%]

...统文脉与当代社会全球化进程的纠缠、个体精神感知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的对抗。作品同时亦涉及了时间、存在等哲学命题。  董文胜1970年出生于江苏,现居住于常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4 19:24:13

4200. 谁是疯子? 一个画家和他的精神病人世界 [25%]

...传统,另一方面又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崇拜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力量。他之所谓喜欢画这些机器装置,一定是希望自己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前,能像机械那样不知疲倦,并具有强大的力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14 1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