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15项。(搜索耗时:0.0108秒)

4201. 德国表现主义大师奥托·迪克斯版画展亮相证大 [76%]

奥托·迪克斯早期以各种风格作画,从印象派到立体派,最后转向达达派。1891年12月2日,奥托·迪克斯出生在德国图林根州的格拉·翁特姆豪斯城。早在上普通中学时,这位铁匠之子就已经因其非凡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03 01:23:25

4202. 99艺术 |一份2019年的艺术指南,1至12月国内外有哪些艺术大戏上演? [76%]

...时期,从他的肖像画出发,使观众跟随艺术家的脚步,从印象派走向象征主义。约50件展品不仅涵盖了油画、纸上作品等形式,还囊括了来自世界各地公共与私人收藏中的作品。这些拥有不同暗示性背景的肖像画,呈现了艺术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1-07 15:41:34

4203. 向京:“不语”的“她们” [76%]

...调。作品所传递的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初见她时给我的那种印象:神经、敏感,又有些诡异的自我陶醉,挺小资的。后来,她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随夫去了上海师大任教。2003年的秋季,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期间,一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5 14:46:23

4204. 余友涵:与圆博弈 [76%]

难得的是其中所呈现的余友涵非常早期的印象派风格系列。主办方指出,余友涵的作品风格深受现代主义画家的影响,线条笔法可以看到夏加尔、塞尚甚至凡高的影子,他在创作中将法国印象派的元素与中国传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08 16:26:00

4205. “轴线—傅中望艺术展”当代艺术研讨会 [76%]

...在深圳雕塑展的时候我让我很震撼,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人印象最深的门,是侯门深似海的感觉,就可以想象是启发我们很多的想象。我想傅中望提示给我们的当代艺术创作最宝贵的经验,我想首先第一条是立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30 09:20:32

4206. 庞茂琨:转型带来新市场机会 [76%]

...转型都有风险。艺术家的转型创作往往会打破公众的一贯印象,或许造成市场一时难以接受,但另一方面也让艺术家以往的旧作变得弥足珍贵。最近,庞茂琨在中国美术馆的大型个展,是他个人近期新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9 10:54:28

4207. 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批评家与艺术家对话系列 [76%]

...彦与陈文波的对话  何桂彦: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你的作品最大的特质就在于,既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也强调视觉语言在表达上带给人的陌生感。简要地谈谈你当时的创作情况?  ...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3 12:15:56

4208. 赵无极的画要怎么看 才像是2亿港元的样子 [76%]

...极开始用油彩在画布上玩起了大写意。现代艺术抽象派、印象派、表现主义的理解,加上中国传统艺术意象化造型概念。慢慢地,符号成了形体,背景形成了空间,因为一再重画,毁弃,再重新来过,在我心里的东西好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1-30 09:29:35

4209. 重新发现吴大羽:虽被挤出人间 却创造了一个美术史 [76%]

...个漫长的过程。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的印象中,大约是1989年前后,他曾在一位收藏家的家里,见到了吴大羽的画作,我觉得很新鲜,当时就感觉吴大羽的作品在抽象艺术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16 09:38:37

4210. 2014全球展览报告:唐伯虎与草间弥生都上了榜! [76%]

...相通之处,他们都曾有在精神病院的经历。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如果一个机构想要吸引过量的观众,用法国印象派准没错。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从奥赛博物馆借展84件作品,慕名前去参观的观众每日达到了7,...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03 14: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