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32项。(搜索耗时:0.0224秒)
...么?第三个是关于当代水墨绘画所反映的文化政治立场,社会介入的问题。基于皮道坚先生提出的三方面议题,策展人兼评论家陈孝信首先发表了一些看法。陈孝信将李军作品作为艺术实践个案研究的对象,认为李军的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20 16:15:07
...缘由某些隐秘的心理动机,画家将其视觉记忆——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所见和艺术历史中的图像——转译为这些绘画的主题。作品并不执意述说明确的故事,只为激发观者自然流淌的冥想,并试图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现实。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09-22 11:05:37
...直接造就了今天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的独特方式,它在全社会层面的思想启蒙背景中展开,并由群体集结的方式发展为一场运动和潮流,最终使'85思潮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文化概念而进入历史。 ...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09 13:23:48
...当代艺术最致命的策略源于艺术家、艺术界及其资本化的社会体制之间的共谋,一种以打破偶像的姿态对艺术玩世不恭的利用。当代艺术不再通过无意义的形式反抗世界的平庸与虚无,而是彻底沦落为贫乏、空洞的艺术。自沃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12 10:08:05
...quo;的方力钧样式曾是一个时期中国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符号和象征。金融危机过后,市场逐步趋于理性,当代艺术正进行良性的结构化调整,艺术家应该从以前的政治文化中走出,把目光投到当下,而不仅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26 19:10:22
...由不感叹,艺术圈果然是越来越繁荣了,而且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越来越结合紧密的倾向也反映出艺术圈的大事件不仅仅是在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大潮流的一种影射。在此,艺报专门盘点了过去一年引人眼球的艺术圈十大事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6 15:54:50
...有叙事的,只不过,不是那种线性的、事件式的社会学记录。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梦境式的往事再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7-30 14:57:16
...”的问题,搞短期行为。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搞一些庸俗乃至非法的东西;或是一味追求低成本高速度,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文化产品泛滥。其结果必然是失去市场。为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1-10 17:29:00
...dquo;成长记忆图像当中而不能自拨。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活,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不甘于寂寞,多是躁动与浮嚣,许多美术人开始淡漠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不问苍生,闭门造车,单纯地张扬自我,追逐自我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27 10:49:47
...系列衍生品走红之外,鲜有成功案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版权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阳认为,艺术衍生品开发的关键是版权,有了艺术家的授权,美术馆、画廊就可以开发一系列的衍生品。然而,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3-31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