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891项。(搜索耗时:0.0109秒)

421. 朱林个展:洞见·现场 [88%]

...贴近地面的方式去走动,以低空飞翔的姿态去寻找,带着个人视觉在城市里游走,才有机会照面不可言状的事物。”——朱林“朱林的创作方法是运用大量时间破解陌生的对峙,从错综...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10-16 15:19:34

422. 罗中立:中国当代艺术的出路在东西方对话过程中 [88%]

...。它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一个神的时代的结束,一个人的时代的开始。这件作品存在于当时特定背景下。光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件作品,现在是我的学生辈都能够完成的。然而文革结束对我们那代人带来的解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4-01 09:24:45

423. 杨少斌:潜隐的“非暴力”残酷 [88%]

...潮去了,90年代开始波普、玩世。还是整个中国艺术家的人性比较关键的,95年之后完全分开了,艺术家很个人化,自己确定自己的系统,然后自己研究自己。问:你的煤矿计划中,后视盲区其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01 14:19:09

424. “阐释的需要” 中国新锐摄影面貌管窥 [88%]

...作品是一种私人叙事,这种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个体经验:个人在遭遇偶然生存裂伤后如何继续生活?什么叫做一个女人孤零零的无奈?这些作品背后所阐述的其实是今日社会的伦理问题。每个人的性情都是一个在总的社会背景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0-11 21:36:17

425. 杨卫:关于朱发东 一个人的市场经济 [88%]

...,他的作品都跟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也始终是在追问着一个人生的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许多飘在北京艺术家都由城里迁徙到了京郊的通州,其中有我,也有朱发东。由于距离的缩短,这一时期我跟朱发东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2-28 18:17:46

426. 俞可对话张大力:关于“实验报告”与极端现实 [88%]

...主义,革命浪漫主义,最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我个人认为都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因为现实主义在中国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作为艺术来表现出来,因为极端现实主义并不是写实主义,而是精神跟物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1 17:47:35

427. 遮蔽与显现:抽象艺术需要的不仅仅是市场 [88%]

...,能否开辟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其次是作品应具有鲜明的人性。显然,强调方法论实质也是在强调一种人性,但这里的人性并不同于现代主义阶段那种精英意识,而是说艺术家要有独立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语言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15 11:39:40

428. 杨少斌:现实主义也是“观念一种” [88%]

...开始关注语言问题。语言再迈出第一步,又要回到人性中。艺术不能是普遍性的。我并不看重艺术对社会的关照功能,因为不管艺术对社会采取批判、歌颂或者综合态度,始终都是只能反映普遍性的态度。而我要选择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15 14:04:51

429. 全球性的大“文革”:寻找中国艺术的未来 [88%]

...好像天注定,任谁都不能左右,其实,这是大错。如果每个人苟且享受今日空前丰裕的物质生活,在无奈之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没有觉醒,那是自取灭亡。现在总得有人先天下之忧,苦苦追索世变之源。艺术的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04 10:17:42

430. 国画市场化也需要高质量 [88%]

...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中多是以中介为业的书画机构或个人,买书号或用境外书刊号拼凑运作的。这个感觉是明显的:从前的出版物大多是经典,或者是范本,有保留价值。而现在的出版物,大多是广告,看完就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03 16: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