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8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45项。(搜索耗时:0.0130秒)
...工业社会中,主体与其外在之物进一步彻底隔绝,构建出波德里亚所说的拟像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彻底被割断血脉、阻隔潜在交流,造成生命力与灵性的断裂与枯竭。水墨的现代化历程就是在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8 09:21:11
...罗式反剧场性传统所常用的专注性题材,但这些画已经被波德莱尔这样的批评家视为“演戏”“做作”。马奈19世纪60年代前期的画作(如《老乐师》《草地上的午餐》《奥林匹亚》等)颠覆或改造了专注性题材,也克制了画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0-29 09:53:20
...世纪漫长诗学传统习惯,被本雅明明确化的概念,这个与波德莱尔与里尔克诗歌相关的语词为何如此重要?现代性艺术一开始就面对了自然,自然光影的变化带来了光晕与色晕的灵晕,这也是与摄影技术相关,但如同本雅明所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16 10:26:08
...世纪漫长诗学传统习惯,被本雅明明确化的概念,这个与波德莱尔与里尔克诗歌相关的语词为何如此重要?现代性艺术一开始就面对了自然,自然光影的变化带来了光晕与色晕的灵晕,这也是与摄影技术相关,但如同本雅明所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16 10:26:08
...问题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这个有关当代的概念延续了波德莱尔对现代的感知:稍纵即逝、难以捕捉。[4]它挑战了传统价值观和循环的时间概念,同时对过往的一切传统都有所回顾。如阿甘本所说:在宇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4-18 09:45:24
...的西方艺术史为基础,通过分析九位重要学者——康德、波德莱尔、弗莱,等等的美学思想,梳理各理论与艺术流派之间的观点碰撞,借助上百件艺术品,梳理美学的发展脉络,阐明随时代不断变化的美学观念。8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2-05 10:23:58
...何多苓画作中的神秘幽思与他喜欢现代诗歌不无关系。波德莱尔、兰波、叶芝、艾略特等的诗歌中充满不可捉摸、无法言说、欲言又止的因素,那种远离又似乎贴近现实、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神秘让他心驰神往。因此他在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8-04 10:54:33
...样,蒙帕纳斯公墓里也安葬着许多世界级的知识精英,如波德莱尔、雪铁龙、萨特、莫泊桑以及我国艺术家潘玉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2-11 08:53:44
...纪弗莱芒画派的一位画家小大卫·丹尼尔斯画的利奥波德大公,以及一群随从,还有艺术家,还有所谓的鉴赏家、批评家全部处在画面的前景状态,后面是比他们身形巨大无数倍的古典大师的油画。当时我在想所有的一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9-03 15:34:42
...评的几个案例,看得出来,第一个例子是说19世纪中期的波德莱尔如何用虔诚表现的文字努力来获得进入艺术圈的认可。第二个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杜尚想方设法弄了个小便池,有点嘲弄但毕竟有点严肃,这是现代主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2-03 19: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