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8项。(搜索耗时:0.1170秒)

431. 鲁虹:从图像出发 [96%]

...把这两种行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结合相关的社会背景和当下的一些情况,对作品表达的观念进行探讨,有些人甚至也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代入其中,以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第二个例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19:20:00

432. 王林谈女性主义 [96%]

...名义上的解放,而实际上又有很强的依附性。家庭内外,社会上下,皆是如此。比如廖雯的批评就依附于栗宪庭,栗宪庭说“中国方式”,廖雯就弄一个“女性方式”,在批评思路完全一致,一看就是“中国方式”的翻版。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2-27 00:21:15

433. 用书写改变社会 [96%]

...年的台北国际书展,有一场座谈名称是用书写改变社会,与座者是三位新书作者:何荣幸、张娟芬和我。何荣幸是《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他和其他几位同仁刚出版一本新书《我的小革命二:颠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26 13:59:26

434. 艺术的失度——保罗-维尔诺(Paolo Virno)访谈 [96%]

...术与诗歌,以及共产主义运动我并不是在现实社会主义的意义上使用共产主义这个词的之间存在一个客观的共通的地方。这种对比例失调或尺度单位之危机的强调存在于共产主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07 18:57:49

435. 脉冲反应II——关于现实与现实主义的讨论 [96%]

...写实主义、关于农村、重要的不是社会介入、真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实主义话语体系的来源和影响,中国经验与作为中国社会基础的农民意识,下乡写生,社会现实与艺...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10-28 14:59:43

436. 当代艺术两种“技术化”手段 [96%]

...uo;个人化、符号化的成功,而忽视了其产生之初对于当时社会人的精神的语义表达。于是,一味追求个人性、标志性的图像化潮流,终于从深度的语义表达走到了简单的符号表达,从而沦落为一种技术:与精神无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01 10:41:00

437. 对话:艺术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96%]

...“呐喊”除了发泄自我情绪的不满,其实毫无现实意义。社会问题更多的应是政治家的事,艺术家是无能为力的,也管不了这么多事。对于南方新生代青年来讲,做自己的事是比较好的选择,因此当时上海参与出国潮的在新生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25 02:34:00

438. 蔡国强:活得如鱼得水,慢慢就失掉了本质的力量 [96%]

人物周刊:但你也说过自己带有理想主义色彩,面对社会问题,总想到或许艺术能改变它。很多人会说你跟体制合作得非常好。这不矛盾吗?蔡国强:对,有时候我有理想主义色彩。情感和责任我都有的,所以我不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4-13 14:50:55

439. 吕澎:显微的灵魂自传——张小涛及其艺术 [96%]

...作手记》2000年)  而此时,整个中国社会也正在从文革的集体溺水之中努力游上新的历史之岸。张小涛的童年似乎与社会主义现代中国被称之为新时期的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19 16:56:38

440. 徐冰:不依靠传统 依靠什么? [96%]

...中国当下新鲜的活力与危机,以及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这位当代艺术家开始探索传统的中国文化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的关系。如同身处一个风暴的中心无法视而不见,这种变化也许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普遍的变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5 14: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