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8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32项。(搜索耗时:0.0124秒)
...,使他很小就契入了古器物文字之学,17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摹刻古印几可乱真。他对各种古文字资料耳熟能详,所研究的范围涉及青铜器、古玺印、竹木简、汉魏石经、墓志乃至古度量衡、货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11 21:45:22
...之后劳拉•玛得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艺术品,本次是她第一次来北京,并在北京798艺术区方音画廊举办她的个人作品展。 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她近些年来的一系列由透明保鲜膜制成的作品,它们的支撑是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0 21:57:33
... 在他看来,一般写意和写实形态的分野,有四个要点,第一是写其大意;第二是写其笔意,这点非常重要;第三是写其意象,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这种变形的组合也是属于意象;第四是写其意气,强调艺术家的主观...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11-01 16:54:54
...若凡说。吴洋年少时在北京工艺美校学习,19岁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时的北京第二印染厂设计花布,对布料元素的钟情始于吴洋在印染厂的设计花布的经历,更在她之后的服装设计生涯中得到了加强,对花纹和花布的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0 19:35:52
...像艺术的发端便与表演有着深厚的关联。在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录像艺术作品的《30x30》(1988)中,张培力反复打碎与粘贴一块玻璃的行为被解读为激进的取消意义的举动。以笨拙却决绝的姿态祛除意义,无疑意味着新的声言,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6-17 01:25:26
...品并不在这个展览之列,而查尔斯·苏黎是那个时代第一位用计算机技术去思考和创作的艺术家,他本身的工程与艺术双背景使他比其他艺术家更容易去触及这个领域。五十年代还是一个对动态平衡雕塑痴迷的时代,查尔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1-04 10:06:27
...正是用最普通的东西去张扬生命的真谛与魅力。我第一次见到杨佴旻,就被他光滑头顶上的肉髻所吸引,这让我联想到佛教中代表智慧的佛顶。也许正是冥冥中和佛的渊源,促使艺术家早年东赴日本求学,并深深侵染在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12 15:04:00
...流派来教育。油画的教学分工作室,分不同的流派,比如第一工作室是写实主义,第二工作室是变形,第三工作室可能是综合材料。那为什么国画的教学没有这样子呢?现在几乎所有的美术高等院校的中国画教学都是按照传统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17 13:08:39
...母亲展区展览的第一部分,以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项目26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数据、文献、影像等形式回顾了幸福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工作者的付出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1-06 18:29:39
请愿书流传全世界马悦然第一个签字于是,瑞典民间发起了一场拯救东亚博物馆的行动,一封正被广为扩散的请愿书上写着:瑞典东亚博物馆的馆藏是独一无二的,自它于1926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12 10: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