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6项。(搜索耗时:0.0162秒)

4601. 颜磊:以态度 论艺术 [98%]

...这些封面作品再次出售。这种带有黑色幽默的调侃艺术行为,被掩盖在一张张封面的绘画背后。而这种将权利转化并循环利用的方式,最终消解了权力的价值。2002年在上海双年展上展出的国际运气,颜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8 13:34:50

4602. 张培力:中国录像艺术之父 [98%]

...等人的尝试和努力。九十年代,日常生活的姿态和行为作为张培力作品图像的借鉴物,对人的身体进行特写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他取材于搔痒的“不确切的快感”[1996],整组录像作品只有人的身体不同部位的特写镜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8-01 00:50:42

4603. 当艺术与上海世博会亲密接触 [98%]

...种现象显然是城市整体规划之外的附产品,属于个体自发行为的灰色地带。比如说:艺术空间不仅暂时租赁给欧洲政府文化部门,也租赁给了许多私营部门,包括外地的艺术品经销商、画廊从业者、私人公司以及艺术爱好者,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09 10:43:35

4604. 南京灵魂小组北京站展览触摸中国人精神痛点 [98%]

...实施的《流动药房》,这是一个跨越多个省份的艺术调查行为,沿途向民间征集了数百份抗忧郁的方案,用艺术的方式继续聚焦当下社会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2011年到2013年,2011《激素》展览之后,著名策展人胡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0-24 18:37:51

4605. 媒体生态:“山寨”艺术刊物的另类生存 [98%]

...读群体和聚焦点,媒体有时也会造势炒作,这种走钢丝的行为当然相当危险,赢了一夜成名,输了身败名裂。在这些炒作中,艺术批评最易受到伤害。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媒体几乎非常一致地要求撰稿人的稿件八卦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05 16:59:50

4606. 栗宪庭:中国知识分子的分裂人格 [98%]

...的急功近利。至于新潮艺术家,他们作品中的躁动,他们行为上的热切,与其说是想去高雅的艺术殿堂争牌位,不如说是急于要冲破社会对自己生命的压抑。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大背景由于中国整个大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3-01 14:00:01

4607. 城市更新与艺术干预 [98%]

...踵而至。以环境整治、道路疏通、政策完善为基础的政府行为,势必带来成本高企、管理严密等问题。同时,产权的多重性构成了需求的多样性,造成了功能定位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业主与租客的冲突,商业与艺术的冲突。业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1 09:33:17

4608. 徐冰:不要太把当代艺术当回事 [98%]

...,但对作品本身不负责任。我今天在这里扫地,就是一个行为艺术,这个行为就价值连城,因为我是著名艺术家。那么,当代艺术的作用是什么?徐冰的一个说法让观众哄堂大笑也若有所思,它满足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30 10:07:39

4609. 民间文化跨界当代艺术 是创新更是求生存 [98%]

...时特别指出,经典,指文化传承意识;再塑,指文化创造行为。本次民间艺术展既要体现地域文化和本土特色,又要契合双年展国际性、当代性的主题,因此其被公众所熟悉的生活实用性和功能性将首次被大幅度减弱。相反,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22 13:13:14

4610. 秋拍:回归理性还是增长乏力 [98%]

...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第三,中国市场上的艺术品投资行为踊跃,大量基金会持币待购,还有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衍生出来的股权交易概念等。作为艺术品投资基金,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中国的这种规模和热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2-16 09:39:07